更上層樓 惟有奮斗
最近,泰州再次出圈。 新華社《瞭望》新聞周刊接連推出四篇長文,全面聚焦泰州這座古老而又青春的城市如何與古為新,如何蓬勃向前。 新華社記者記錄下來的,是這座城市不甘“居中”的奮進身姿。 奮斗,是這座城市最動人的敘事;奮斗,也鑄就了這座城市的精彩。 地級市組建以來,泰州一路追風趕月、跨山越海,特別是近10年來經濟總量連跨四個“千億級”臺階,2024年突破7000億元大關,顯示出驚人的爆發(fā)力。 7000億,一個閃亮的刻度。這是無數(shù)只爭朝夕的行動者、腳踏實地的實干者接續(xù)奮斗的結果。他們以眺望“最高峰”的眼界、勇闖“無人區(qū)”的銳氣、戰(zhàn)勝“不可能”的韌勁,奮力推動泰州一次又一次的煥新蝶變,詮釋了這座英雄城市“三個不相信”的血性與擔當。 7000億,也是一個新的里程碑。站在新起點上的泰州,該如何繼往開來?更上層樓,惟有奮斗!無論是市委六屆十次全會用“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緊要關口”來形容泰州當前面臨的機遇挑戰(zhàn),還是蛇年“新春第一會”作出的“泰州作為追趕型城市的地位一直沒有變”的城市定位表述,都顯示出主政者對泰州所處形勢的深刻判斷、對城市定位的清醒認知,以及新征程上繼續(xù)奮進奮斗的緊迫感與使命感。 “區(qū)位處蘇中之中,交通卻仍拖發(fā)展后腿;經濟總量排名全國地級市前列,在省內卻仍是居中;制造業(yè)底子厚實,產業(yè)升級卻仍任重道遠;文融吳楚越,知名度卻還不夠高……”《瞭望》記者在文章中所列舉的泰州當前種種“成長煩惱”,亦顯示,作為“追趕型城市”的泰州,任重而道遠。 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 在“新春第一會”上,市委書記姜冬冬現(xiàn)場發(fā)出三問:省委對泰州發(fā)展高度重視、寄予厚望,我們怎么辦?面對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們怎么辦?標兵越來越遠、追兵越來越快,我們怎么辦? 回答好這“三個怎么辦”,惟有加快發(fā)展、大干快干,惟有比學趕超、勇爭一流。 藍圖已經繪就。市委六屆十次全會明確提出,要聚焦新的奮斗目標,全力做好“產、水、文、人”四篇文章,奮力開創(chuàng)高質量發(fā)展新局面。把既定的“規(guī)劃圖”“路線圖”變成“施工圖”“實景圖”,離不開全市上下干字當頭、持續(xù)攻堅。只有全市上下緊緊圍繞“大抓經濟、大抓產業(yè)、大抓項目”這個發(fā)展主線和工作重點,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夠跑出泰州高質量發(fā)展的“速度與激情”,不斷攀登發(fā)展更高峰。 “夢雖遙,追則能達;愿雖艱,持則可圓。”星光不負趕路人。惟有奮斗,古老而青春的泰州,才能成就更加美好的明天;惟有奮斗,為幸福而打拼的人們,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