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 泰州姜堰:農民田間學校帶動周邊3000余農戶投身食用菌產業
近日,中央農廣校(農業農村部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公布第三批全國共享農民田間學校名單。江蘇省共有5所入選,位于泰州市姜堰區的江蘇鴻程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農民田間學校入選。
鴻程食用菌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食用菌種植、銷售、技術研發、推廣服務的省級龍頭企業,2023年實現香菇銷售5000多噸、產值5140多萬元、利潤100多萬元。目前,鴻程食用菌基地食用菌種植面積1500多畝,成為江蘇省規模最大的香菇產業基地和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特色產業,“蘇福”牌香菇被評為江蘇省著名商標、江蘇省名特優農產品。 鴻程食用菌公司總經理、三水街道橋頭社區黨委書記陳余紅介紹,橋頭社區地處里下河,過去村民一直以種植稻麥為主,每畝年收入僅幾百元。1994年,有幾戶村民從外地學到香菇種植技術,在姜溱公路東側試驗種植,獲得成功。1995年,時任橋頭村黨支部副書記的陳余紅看到香菇產業發展的潛力,率先承包6畝田,請來浙江種菇師傅田頭指導,種起了香菇示范田。隨著香菇種植規模越來越大,村“兩委”還多次組織村民赴海安及蘇南學習種植管理技術,邀請上海、浙江食用菌研究專家來現場指導。到2006年,該村香菇種植戶增至30多戶。 陳余紅的弟弟陳余彩原先在外“玩大船”,發現哥哥種植香菇掙的錢比自己還多,也萌生出返鄉種香菇的念頭。2008年,陳余彩承包20多畝地,跟著哥哥種香菇,第二年便凈賺20多萬元。
為推廣香菇生態種植模式,2010年9月,陳余紅兄弟倆注冊成立江蘇鴻程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與江蘇農科院、上海農科院、國家食用菌工程研究中心建立合作關系,組建專家服務團隊,建成100畝食用菌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為周邊農戶提供食用菌培育技術、菌種制作、菌棒生產、香菇銷售的全產業鏈服務。 為了讓菇農抱團發展,打造品牌,2011年6月,陳余紅兄弟成立泰州市紅陳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當年吸引170戶種植戶加盟,構建了“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香菇產銷模式,注冊了橋頭香菇“蘇福”牌商標。合作社成立當年,種植戶戶均純收入近5萬元。2012年10月,該專業合作社獲評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 村民李建華2009年從企業辭職,回鄉種植香菇。這幾年,他每年凈賺近10萬元,砌了房子,買了汽車,過上了舒心的小康生活。 2021年,姜堰區農業農村局將鴻程食用菌基地打造為“農民田間學校”,并于2022年成功獲批為省級農民田間學校。 近三年來,田間學校舉辦課堂培訓、田間實訓、觀摩實踐等活動56次,培訓3067人次,有效帶動姜堰及周邊地區3000余農戶投身食用菌產業。2021年,田間學校被推薦為全國“優秀農民田間學校”,2024年入選第一批全國縣級優質農民田間學校。 近年來,泰州市堅持以農民為中心,以田間為課堂,以實踐為手段,依托家庭農場、農業企業、農業產業園區等主體,打造了一批產業特色明顯、培訓設施完備、示范帶動力強、培育成效顯著的高素質農民培育實訓基地(農民田間學校)。目前,全市建成全國縣級優質農民田間學校3家、全國共享農民田間學校1家、省級農民田間學校15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