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共護綠色生態,同享碧水藍天
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連續三年保持在80%左右;39個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達到100%;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了67.7%,增幅省內第一……近年來,泰州實施一系列行動,以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近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組織完成了2024年生態環境質量報告質量檢查工作。其中,泰州市級報告質量居于前列,入選報告質量優秀的名單。
守護一江清水,捕魚人成了護魚員 “你們快來,在長江永安洲鎮,有人釣魚……”11月27日下午4點,在泰州漁港執法基地,護魚員李國祥接到舉報電話,立刻和同事駕車趕往現場。 李國祥今年54歲,是泰州永安洲鎮東江社區人。10多歲時,他就與父母一起在江上捕魚。2019年底,他響應國家號召,通過層層選拔,從漁民成為護魚員,守護長江的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 “這里是長江泰州段,禁止垂釣,禁止捕撈!請垂釣的朋友趕快離開,注意安全!”不過6分鐘,李國祥和同事就來到現場,下車沿著江岸尋找“目標”,并不停地大聲勸導。 李國祥說,最忙的時候,一天要巡查10多次,微信運動上顯示的步數達3萬步。這幾年巡護時看到魚蝦變多了,長江水更清了,再苦也不覺得累。 和李國祥一樣,今年55歲的徐立新也響應國家政策,結束了40多年的漁民生涯,加入市護魚隊,成了一名護魚員,用心用情守護著長江母親河。 徐立新目前負責的巡護岸線超過20公里,突出的問題是違規垂釣,一些垂釣愛好者還玩起“游擊戰術”,頻繁變換位置,“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不管刮風下雨、酷暑嚴寒,他始終堅守一線。
遼闊江面上,大橋雄偉,江鷗翩飛,站在高處遠眺,清澈的湖面宛如絲綢緞帶,寬闊的江面上不見一艘漁船,一幅“魚翔淺底、水清岸綠”的生態畫卷在長江流域高港段徐徐鋪陳……自2019年啟動全面禁捕退捕工作以來,當地累計投入資金6000余萬元全面完成長江段退捕任務,實現了漁民100%退捕、100%參保、100%安置。 3649種!泰州生物多樣性豐富 近日,泰州春江濕地-鳳棲湖生物多樣性觀測站發布消息,該觀測站自2023年1月開始建設,通過一年多的觀測,在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基礎上,觀測到新紀錄動植物物種131種。 春江濕地-鳳棲湖生物多樣性觀測站共建設生物AI識別觀測點6個,設置固定調查樣線29條、樣方40個、采集點8個、聲吶觀測區1個,跟蹤監測樣地內維管植物、脊椎動物、陸生昆蟲、淡水水生生物等生物類群和珍稀瀕危、外來入侵物種的種群動態及變化特征,開展連續性的生物多樣性觀測。 根據泰州市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和生物多樣性觀測網絡持續監測結果,截至2023年底,泰州分布有各類生物3649種,其中維管植物1291種、陸生脊椎動物306種、陸生昆蟲914種、淡水水生生物1138種。全市分布有珍稀瀕危物種52種、國家重點保護物種80種、生態環境質量指示物種76種、外來入侵物種22種。2023年,泰州新記錄各類生物131種,其中包括日本扁柏和波紋鱖2種珍稀瀕危物種。
泰州南瀕長江,北依淮河,東臨黃海,地跨長江三角洲和里下河平原兩大地形區,是珍稀瀕危物種和旗艦水生生物的關鍵棲息地,是水生生物重要的洄游通道,也是東亞候鳥遷徙的重要區域。 通過兩年多的監測,泰州各類生物數據都有明顯增加,生物多樣性越來越豐富。泰州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江豚洄游,百鳥安家,新記錄物種不斷增加,珍稀瀕危物種不斷出現,也說明泰州生態保護修復有了明顯成效。 以實際行動打響藍天保衛戰 近日,《泰州市清潔空氣兩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發布。到2025年,泰州將基本消除重度以上污染天氣。 據悉,2013年至2023年,泰州PM2.5濃度從77微克/立方米下降至34微克/立方米,下降了55.8%;優良天數比率從60.3%上升至80.5%,上升了20.2個百分點。
《行動計劃》是繼2014年《泰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8年《泰州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之后,泰州發布的第三個治氣攻堅方案,以改善空氣質量為核心,立足泰州實際,推進產業、空間、能源、交通結構調整,挖掘更大的減排潛力,為全市空氣質量改善指明方向。 《行動計劃》包含58條重點工作任務,主要分為優化“四大結構”調整,實施“三大專項攻堅”,推進“五大行動”。優化“四大結構”調整,包括推動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優化空間結構布局、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交通運輸結構綠色清潔水平等方面;“三大專項攻堅”包括污染源排查、VOCs深度治理、工業企業提標治理;“五大行動”包括揚塵污染防治、移動源污染防治提標、社會面源治理、污染天氣應對、大氣治理能力提升等內容。 《行動計劃》對相關重點任務細化明確到2025年的具體工作目標。在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方面,明確泰州煤炭消費量較2020年下降5%左右;在提升交通運輸結構綠色清潔水平方面,明確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在城市保潔方面,明確城市建成區主干道機械化清掃率基本實現100%,其他道路95%以上;在實施社會面源治理方面,明確主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97%以上,化肥使用總量較2020年削減3%,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5%左右。 據悉,今年前三季度,泰州PM2.5濃度31.9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78.5%。 泰州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處長劉曉林表示,空氣質量改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也是美麗泰州建設的應有之義。泰州將進一步提升全市系統治氣工作水平,以高品質的生態環境支撐全市高質量發展。 來源:泰州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