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把教育民生實事辦得更有質量更有成效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黨的十八大以來,泰州市堅持以最好的資源、最強的改革、最大的關愛支持教育,堅定不移推動教育優先優質發展,高質量教育體系逐步形成,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泰州市梅蘭幼兒園位于青年南路與永輝路的交叉口,今年9月剛剛開門辦學。這里屬于海陵區公辦幼兒園,也是市區兩級共同打造的高標準、高品質、高質量的幼兒園。泰州市梅蘭幼兒園最多可提供900個學位,為城區濟川路以南地區增添了優質的公辦資源。
梅蘭幼兒園是泰州市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的一個縮影。三年來,泰州市累計投入110.97億元,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157所,新增基礎教育學位7.73萬個。全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89.56%,公辦園覆蓋率72.30%,省、市優質幼兒園覆蓋率94.33%,其中省優質園覆蓋率85.79%,連續8年位列全省第一。 幼兒家長王倩說:“之前濟川路這邊它是沒有公辦幼兒園的,我們可以選擇的幼兒園不是很多。現在上下班接送方便,也安全。”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近年來,泰州市每年新增10多億元經費專項資金用于提高教師待遇;創新設立教師編制“周轉池”,為800名招聘教師解決編制難題;實施“銀齡優教”計劃,推動優秀退休教師和教科研訓人員繼續投身教育事業;出臺“鳳城英才計劃”等惠師政策,引進各類優秀教育人才超百人。 江蘇省姜堰中學副校長田益民說:“我校陸續引進10位高層次人才,充實學科競賽教學工作。” 泰州市還創新設立“春蠶獎”,啟動特級教師、特級校長、特級班主任評選,推行教師榮退儀式,開展全城亮燈為教育工作者送祝福等活動,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地位。
用“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泰州市持續推動“雙減”政策有效落地落實,市、市(區)聯動完成200多所中小學校教學視導,推動學校不斷提升課堂效率、作業質量和課后服務水平;深入推進智慧教育,建成教、學、評、研、管一體化的智慧教育云平臺,優質課程跨越時空界限服務全市中小學生。 海陵區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校玉華說:“聚焦核心素養,推進育人方式的變革,認真打好‘加減乘除’組合拳,‘加’在課內,‘減’在作業,‘乘’在課外,‘除’在評價。” 城市轉型升級、創新發展,離不開高等院校的智力支持與人才支撐。泰州市加強重點學科專業建設,推動高校新增生物制藥、大數據技術應用、數字經濟等泰州產業急需專業34個,調整優化專業63個,全市高校匹配“1+4”產業體系相關專業117個,吻合度達76.9%。高校學生留泰率從2021年的9.14%提高到2023年的17.73%。深入推進政行校企合作,建成省部級以上產教融合平臺6個、實訓基地9個,培育市級以上產教融合型企業56家,建設市級產業學院44家。實施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中職學生85%以上升入高校繼續深造。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制造學院院長張斌說:“我們會緊貼企業需求,優化專業設置,校企共同培育智能制造領域高技術技能人才。” 堅持以最好的資源、最強的改革、最大的關愛支持教育,市委、市政府聚焦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連續三年召開“新春第一會”,先后出臺教育優先優質發展18條、“優教5條”等政策,努力把教育這一最大民生實事辦得更有質量、更有成效。 泰州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局長萬永良說:“資源配置更優。實施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培育更多優質學校;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培養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持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教育質量更高。持續鞏固‘雙減’成果,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完善三級教研體系,實施靶向式精準教研,持續開展教學視導;拓展育人方式改革,推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賦能發展更強。推進泰州學院碩士點建設,提升南中醫泰州校區碩士研究生行業實踐教育質量,豐富人才培養層次;健全考核機制,留住更多高素質人才,為‘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設貢獻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