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泰州:讓每一個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這個夏日,泰州教育喜報頻傳,佳音不斷。學子圓夢心儀的高校,很多國內知名高校專程來泰現場為優秀學子頒發錄取通知書,送來喜報和祝福。
這是泰州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碩果,也是泰州教學質量提升的縮影。 近年來,泰州市堅定踐行“為黨育才、為國育人”初心使命,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雙減”政策,堅持立德樹人,五育并舉,以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為己任,縱深推進教育改革,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全力用心用情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在泰州市實驗小學,“作業超市”給了學生更多選擇,作業不再是“一個標準、一套流程”,更多探究性作業、實踐性作業、跨學科綜合性項目化作業,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
泰州實驗學校學生作業本上,則是溫情的“師生對話”:“你的進步被老師看在眼里,繼續加油哦”“作文為什么總是得不到高分”“緊扣主題,詳略得當,高分就會向你撲來啦”……這是學校創新開展的“我的作業本會說話”活動,鼓勵孩子們在作業本空白處寫上想對老師說的話,老師在批改作業時答復,既是答疑解惑,也是即時激勵。學校還鼓勵孩子們像創作書法、美術作品那樣完成作業,讓“作業走向作品”,并定期挑選優秀作業進行展示。打破常規的作業設計,既提高了學生作業效率和質量,也拉近了師生距離,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 “雙減”政策落地三年,泰州市從實際出發,在學生作業、課堂教學、課后服務、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家校社合作等方面周密部署、務實行動,探索構建良好教育生態的“泰州路徑”,切實減負提質增效。
“雙減”實施以來,為切實避免“校內減負、校外增負”,泰州市按照“校外治理、校內提質、疏堵結合、標本兼治”總體思路,加強校外輔導監管,優化課后非學科服務,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在全省率先清零,269家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已納入平臺全流程監管,學科類隱形變異培訓行政處罰立案實現“破零”,基本形成常態化監管格局。 “雙減”是一場深刻變革,本質核心是提升課堂效率。 今年3月27日至29日,江蘇省區域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展示暨“主體參與教學”專題研討活動在泰州舉行,泰州市各中小學校展示了“主體參與教學”主題課堂教學。課堂上,師生一同創設教學情境,互動不斷,氣氛熱烈,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角色,而是敢于表達,或傾聽或質疑或補充,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逐漸完善所得,主動構建起新的更深層的知識體系。
“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泰州市教育局副局長翁光明說,“主體參與教學”變“教”為“學”,以學生為本,充分發揮教師、學生兩個主體的作用,通過全員主動參與、全程持續參與和全方位深度參與,讓所有生命體都能平等、自由地進入教學情境,讓學習真實而有效地發生。 據悉,泰州市“主體參與教學”項目先后獲得省課題成果一等獎、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入選教育部“國培計劃”項目,2015年作為典型案例入選教育部編制的《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解讀》。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合格接班人,這離不開科學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
2022年,泰州市實施青少年科學教育“點亮工程”,針對各學段特點,系統謀劃科學教育的目標、內容和實施路徑策略,構建校內外聯動、各有側重的科學教育體系。聚焦幼兒科學啟蒙引導,在日常保教工作中融入科學啟蒙內容,激發科學好奇心;聚焦小學生科學興趣養成,開發實施具有學校、地方特色的STEM等跨學科綜合性學習課程,培育科學思維習慣;聚焦中學生科學方法掌握,創設高層次科學實踐活動、學科競賽等,在優質高中實施拔尖創新后備人才培養工程。同時,將科創類特長生納入普通高中特長生自主招生范圍,明確認定標準,推動學校更新教育理念,提升科學教育實施效能;在各市(區)開展“雙減”背景下育人方式轉型、中小學創新人才貫通培養等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建設,探索實施科學教育新模式。
日前,泰州實驗學校“小海豚戰隊”再奪第二十三屆江蘇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VEX小學組冠軍。近年來,該校學生多次獲國家、省、市機器人競賽冠軍,VEX機器人世界錦標賽亞軍,僅2023年,學校便有113人次在各級各類科技競賽中獲獎。今年初,學校獲評省科學教育綜合示范校。此外,泰州市鳳凰小學、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江蘇省泰興中學也成功入選首批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 中小學科學教育蓬勃開展,各類社團“遍地開花”,不僅在“潤物細無聲”中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也讓創新精神“從娃娃抓起”,貫通全學齡段。
“3個瓶蓋換1瓶汽水,買16瓶汽水,實際能喝多少瓶?”在江蘇省泰州中學,數學競賽教練周逸飛老師的課程生動有趣、引人入勝,剛從高一年級選拔出的54名學生聽得津津有味。周逸飛說,高中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是創新素養培養、創新人才成長的黃金期,高中匯聚了眾多優秀少年,在高中實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十分必要。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離不開強大師資。為此,泰州市打出一套“特色組合拳”,以“一事一議”“一人一策”引進領軍人才、緊缺人才和優秀畢業生等各類優秀教育人才超百人,周逸飛便是2022年初江蘇省泰州中學從清華大學引進的教學領軍人才。生于興化的周逸飛2013年獲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銀牌,2014年獲金牌,入選國家集訓隊,被保送清華大學。
如今,在周逸飛的培養下,江蘇省泰州中學已相繼有3名同學獲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銀牌,其中尹楚涵同學于2023年入選“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被保送清華大學。 目前,泰州市正積極探索由“老五所”高中牽頭,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前移至初中和小學,嘗試“初高6年一體規劃”和“小初高12年一體規劃”的培養模式。 泰州市將繼續致力于實現教育優先發展、教學優質提升、教師優待保障的三維目標,深入落實“雙減”政策,持續深化教育改革,以融合賦能、創新賦能、數智賦能、評價賦能,培育時代新人,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幸福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