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海陵:人大代表領辦微實事,閑置門面房變身惠民直銷點
9月3日上午,泰州市海陵區陵園路43號助農惠民直銷點內人頭攢動。周邊居民紛紛前來采購本地出產的大米、水果等農副產品。“我買了2斤麒麟灣產的冬棗,10元一斤,既新鮮又好吃。下次我會帶著鄰居們一起來采購。”海陵區城中街道中山社區居民周國云說。
近年來,泰州市海陵區廣泛組織人大代表開展微調研、收集微建議、領辦微實事,實打實解決一批網格急難事、民生關鍵事。今年7月,人大代表在網格走訪調研時發現,街道固定資產陵園路43號門面房已閑置近兩年。而城市居民對安全實惠的綠色食品需求較大,購買渠道卻有限。于是,將閑置門面房與居民需求相結合,將該處打造成助農惠民直銷點。人大代表們主動與蘇陳鎮、紅旗街道、城西街道等出產特色農副產品的農戶取得聯系,為居民提供翠冠梨、大米、葡萄、草雞蛋等新鮮、綠色、實惠的農副產品。 自8月13日正式開業以來,助農惠民直銷點銷售持續火爆,為周邊居民帶來了實惠和便利。直銷點每周營業2天,分別是周二和周三,營業時間為上午8點至12點、下午2點至6點。“開業以來,我們已銷售近萬斤本地農副產品。今天上午的營業額就達到了5000元。”高橋社區第一網格人大代表許紅霞介紹,“直銷點里的農副產品進貨價格是多少我們銷售價格就是多少,充分、真正惠民。”店里的兩名營業員都是志愿者,她們無私奉獻,為直銷點增添了一抹暖色。
記者聯系上助農惠民直銷點的兩名水果供貨商。城西街道麒麟社區冬林果園負責人於冬林說,助農惠民直銷點開業后,他已供貨1000多斤。當天早晨送去的400斤葡萄和冬棗,已銷售一空。下午還要再補一批貨。“助農點的開張給我們果農提供了很好的銷售平臺,也讓更多人品嘗到了本地產的優質水果。”農業開發區秀梅果園負責人賈黨鳳說。 將閑置門面房打造成助農惠民直銷點,架設起一座“助農橋”。這座“橋”不僅連接了農戶與居民,也連接了鄉村與城市,讓新鮮、綠色、實惠的農產品走進了千家萬戶,實現了“閑置集體資產轉化與助農惠民”的雙向奔赴。 來源:泰州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