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數字賦能文旅發展 群眾暢享“智慧”生活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泰州以數字化為翼,創新文化與科技融合機制,讓群眾在“智慧”生活中暢享文旅盛宴。
走進靖江文化中心“長江文化客廳”,6層展館錯落有致,散發著數字文化的獨特魅力。從數字瀑布屏的壯麗到沉浸式演繹劇場的震撼,再到“江河璀璨”藝術空間的夢幻,游客們在光影錯落中共情長江人文歷史、共賞長江地理名勝、共護長江生態青綠。 市民孫藝榕說:“進了這個數字化沉浸式影廳,我們感受到了這個文化和數字相結合。數字化沉浸式體驗,讓我們對長江文化有了更透徹地理解。” 自從7月底面向公眾開放體驗以來,“長江文化客廳”已經吸引近5萬名游客前來體驗。 靖江文化中心只是泰州文旅數字化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泰州市充分利用公共服務場所,搭建數字文化體驗的線下場景,為文化數據資源提供展示、體驗和消費的數字化新空間。全國首個3.0版5G+文旅數字驛站——“梅蘭亭”在海陵區城中街道的亮相,更是將數字文化服務送到了群眾身邊。
驛站產品負責人黃林說:“我們的文創鋪子結合了本地的文化和非遺文化,當地的自動售賣的機器設備里面存儲了很多我們當地的文創產品。我們所有的數據是實時展示的,它里面有很多種互動東西,可以點擊某一個進行互動。” 在推動文旅數字化發展過程中,泰州市還運用先進技術,積極推動鄉村經濟與旅游休閑產業有機融合。姜堰區溱潼鎮馮莊村自2021年與溱湖灣簽訂長期合作協議以來,建成了漁事文化館等多個農旅融合項目,為游客提供集親子研學、校外課堂等于一體的多元化體驗。最近,馮莊村特色田園智慧平臺又新安裝了5G攝像頭,為研學團隊構建一套漁業“科普+”體系,進一步增加了研學活動趣味性。
姜堰區溱潼鎮馮莊村見習村官陳澤說:“我們特色田園智慧平臺,建設之初是為了服務當地漁業發展,現在平臺慢慢兼具了科普功能,通過這個大屏,研學對象在第一站,就可以對我們當地產業全鏈條的發展過程有更清晰的認知。” 圍繞為民惠民、數字賦能、融合共享,泰州市扎實推進文旅領域數字化建設,著力打造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文旅品牌。 泰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黃正良表示,將推出一批數字化展覽展示項目,推廣應用“公共文化云”“圖書館云”等平臺,開展云導覽、云觀展、云演藝、云閱讀等服務。開展一批數字化文旅推廣活動,變網絡流量為游客“留量”。開發一批數字化應用場景,推進圖書文獻、文化遺產、藝術作品等數字化內容建設,更好賦能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 來源:鳳城泰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