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完成投資近60億元
今年,泰州市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和農業全產業鏈建設工作推進順利,截至7月底,全市共實施農業農村重大項目143個,總投資187.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92億元,已完成年度投資59.8億元,完成率65%。目前在建的143個重大項目中,有八成以上項目是全產業鏈項目。
建設全產業鏈離不開重大項目支撐,構建全產業鏈又有利于吸引更多重大項目。今年以來,泰州市積極探索細分農業產業鏈發展方向和推進措施,制定了未來食品、小雜糧、家禽、寵物等10條具體門類產業鏈方案,進一步豐富了“2+N”農業全產業鏈的內涵。今年上半年,農業全產業鏈實現產值約800億元,同比增長8.2%。今年實施的農業農村重大項目中,總投資1億元至5億元項目43個,總投資5億元至10億元項目5個,總投資10億元(含)以上項目4個。
優質糧油、特色水產是泰州市“2+N”農業全產業鏈中的“2”,在全市農業生產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引領作用。就優質糧油方面而言,全市現有稻米加工類企業115家,日加工能力2.3萬噸。2023年立項建設的省級農業全產業鏈(小麥)建設項目,總投資1513.6萬元,以小麥初加工(面粉)和面食精深加工(面包加工、早點加工)為主。此外,優質糧油補鏈強鏈的重大項目全面開花,靖江市招引中糧貿易糧油加工及倉儲物流項目,總投資34億元,建成后年新增開票銷售50億元;興化市光明天成米業有限公司計劃投資10億元,建成集稻殼炭新能源、米糠油、大米深加工項目于一體的糧食產業園……
特色水產是泰州市全力打造的未來超500億規模的產業鏈,重點發展“一蟹三蝦”主導品種,目前優質水產養殖面積占比達90%。今年以來,這條產業鏈也是亮點頻現:江蘇鼎和水產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為全市首家以羅氏沼蝦為品種的省級水產良種場,該公司選育“蘇滬1號”羅氏沼蝦新品種順利通過評審,成為我市第一個國家級水產新品種;江蘇好潤生物中華絨螯蟹“好潤1號”大眼幼體產量10萬斤左右,占全國15%的市場份額;淡水大黃魚養殖產業化項目勢頭迅猛,二期育苗基地已啟動建設,規劃年產商品魚苗4000萬尾。 規模畜禽也是泰州市農業全產業鏈中分量很重的一環,今年已經實施苗種繁育、養殖、屠宰加工等新(改)擴建生豬產業鏈項目12個,投資規模4.9億元。其中,設計年出欄10萬頭生豬的靖江東方希望樓房養豬項目即將投產;3家豬副產品加工企業入選生豬特色優勢產業集群,獲得中央財政補助資金1400萬元;江蘇百匯、和盛食品入選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健康食品是泰州市的特色產業,特醫配方食品、生物酶制劑、功能性發酵原料、益生菌等未來高端功能性健康食品的研發、生產已初具規模,現有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10家,今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780億元。益海糧油“推進稻米從初加工邁上精深加工”、泰興市“建設新型食品產業集群”和新高區“推進大健康產業發展”等案例入選全省12個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案例。 以興化為代表的綠色果蔬種植和深加工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興化香蔥、靖江香沙芋、泰興香荷芋、興化龍香芋、興化荷藕5件地理標志商標注冊登記,興化頂能脫水蔬菜成為中國馳名商標。興化脫水蔬菜產品由單一傳統的AD(烘干食品)產品,發展到包括FD(凍干食品)和IQF(冷速凍食品)產品系列,產品附加值進一步提升。上半年全市脫水蔬菜加工業收入超28億元,同比增長12%。
休閑農業是提升產業附加值的重要抓手。今年上半年,泰州市推出“春觀花”“夏納涼”2條休閑農業精品線路,春節、“五一”期間全市休閑農業接待游客約350萬人次,綜合收入約6.3億元。 為推進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泰州市進一步深化“泰惠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活動,常態化推進“政銀保企”對接,為全產業鏈建設提供金融“源頭活水”。今年上半年,共舉辦各類對接活動173場,簽約各類金融項目1217個、提供支農資金108.4億元。同時開展農擔服務“零距離”活動,共為553戶經營主體提供農業擔保,發放貸款5.65億元。 編輯:王晶 姜景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