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泰興:“院士經濟”引領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打造“才富”集聚地
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浪潮中,泰興市以獨特的產業優勢和創新性政策環境,吸引了眾多院士團隊的加盟,走出了一條以“院士經濟”為引擎的高質量發展之路。近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顧寧領銜的長三角醫學先進技術創新中心在泰興正式揭牌,標志著泰興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布局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高端人才匯聚,“院士經濟”展現強勁動能 長三角醫學先進技術創新中心的成立,是泰興市在生物醫藥領域布局的首個技術創新中心,也是泰興市成功落地的又一個院士團隊項目。該中心計劃培養引進全職高層次人才17位以上,團隊成員達到100人以上,衍生孵化企業25家以上,有力推動泰興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泰興市通過“以才引才、以才薦才”的方式,先后引進了18名院士,集聚了48名國家級人才和上萬名各類高層次人才。特別是18名院士帶領團隊和項目的加盟,豐富了泰興借力“最強大腦”發展“院士經濟”的實踐。創新機制不僅催生了泰興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才富”集聚效應,也使泰興連續4年獲評全省推進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并在去年入選國家創新型縣(市)。
產業與創新雙向融合,精準施策打造創新高地
面對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攻關的迫切需求,泰興市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現代化建設的“一號工程”,以“院士經濟”為突破口,借智突破瓶頸、借力轉化孵育、借勢引領發展。泰興之所以能得到這么多院士的青睞,除了主動謀劃和全力爭取外,歸根結蒂在于產業特色鮮明、應用場景豐富、配套能力強勁。
泰興的精細化工產業做到了全國第一,僅泰興經濟開發區就擁有19家“世界500強、化工50強”投資企業,形成了規模近千億元的氯堿、烯烴產業鏈,成為發展精細化工及新材料產業的首選園區。“泰興經濟開發區的鏈式發展,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增強了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所以我們的新材料項目首選泰興落戶。”夏禾科技江蘇公司總經理劉仁茂介紹。 ![]()
隨著精細化工產業研究院、中工高端研究院等一批創新平臺的建成,打通了從“樣品”到“產品”再到“商品”的轉化路徑。泰興新材料研究中心成功孵化出新型材料項目,打破“卡脖子”技術壁壘,高端產品每克售價達到1萬元,可實現年銷售50億元。目前,泰興化工等支柱產業正加快向高科技、高附加值轉型,將有更多產品實現從“按噸賣”到“按斤賣”再到“按克賣”的蝶變升級。
政策與資金雙重保障,“耐心”培育科技創新生態
高端前沿項目雖然含金量高、含新量高,也具有高投入、高回報、高風險的特征。在泰興,“耐心”讓科技創新有了穩定預期和試錯空間。泰興市出臺了地方重大產業技術創新項目撥投結合管理辦法,設立5000萬元財政專項資金,對前瞻性、引領性、顛覆性的創新項目予以支持。這一政策既解決了技術早期“市場失靈”和財政資金支持項目缺乏“容錯機制”的問題,又促使團隊在資金使用上“精打細算”,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實現科技創新、技術突破絕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穩定的支持。泰興持續深化與院士合作,不僅給足院士空間和舞臺,還給足耐心和時間,真正實現長期合作、良好合作。對帶技術、帶項目、帶資金落戶創業并實現核心技術產業化的院士等頂端人才,泰興按照“一事一議”原則給予最大力度支持。
泰興市以“院士經濟”為引擎,通過精準施策、產業與創新雙向融合以及政策與資金的雙重保障,成功打造了一個充滿活力的科技創新生態,為泰興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未來,泰興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和更加務實的舉措,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創新項目落戶,共同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編輯:姜景旸 王晶 (泰興市融媒體中心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