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強化創新引領 賦能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要“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引領作用,加強創新資源統籌和力量組織,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泰州不斷優化創新機制、集聚高層次創新人才、搭建高水平創新平臺,鍛造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江蘇美錦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動力、儲能電池模組組件研發、生產的民營企業。去年上半年,這家企業正式落戶泰興,并在年底實現量產。企業主推的TTA技術屬于國內首創,不僅集成度、準確率更高,反應時間更快,還能降低成本15%,在市場上很受歡迎。今年1-6月份,公司實現產值近7000萬元。
江蘇美錦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忠琴說:“我們正式落地泰興之前,是在泰興高新區(上海)離岸創新中心進行一些技術上的開發。借助上海的人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發力量,我們在儲能電池采集單元集成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投產不到一年,我們已經做到了行業前三。” 美錦新能源能夠成功落戶到泰興,得益于泰州近年來大力推動離岸創新中心建設,這是一條具有“泰州特色”的產才融合之路。通過構建“離岸—靠岸—在岸”項目研發孵化轉化體系,“嵌入式”鏈接科創資源,“無縫隙”推進成果轉化,有效破解城市能級不高導致的創新資源承載力不足、對創新要素吸引力不強等問題。目前,泰州已經在上海、北京、深圳等科創資源集聚地陸續布局建設區域離岸創新中心18家,招引入駐研發孵化項目160多個,越來越多的創新要素在泰州轉化為產業動能。 高舉創新大旗,加強和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泰州眾多工業企業有效提升了市場競爭力。江蘇康泰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省專精特新企業,深耕污泥、污水處理行業多年。近年來,康泰環保主動拓寬賽道,和歐洲企業開展技術合作,成立新公司,專注于醫療環境安全技術研發和成套技術方案解決,通過開發新產品,贏得新市場。 近年來,泰州把引進大院大所,推進產學研合作作為加強創新體系建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打造創新型城市的重要途徑和舉措。目前,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上百家高校科研院所與泰州建立了長期科技合作關系。大院大所被請到了家門口,眾多的專家學者成為泰州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參與者。
去年10月底,北大醫學部(泰州)醫藥健康產業創新中心正式啟用。它是北大醫學部首批異地科研機構,建有概念驗證、創新藥物研發、生物醫學分析儀器等5個平臺。北大醫學的科技、教育、醫療健康資源會和泰州醫藥健康產業開展深度合作,更好地推動醫藥產業創新和產業升級。 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黨委書記、北大醫學部(泰州)醫藥健康產業創新中心主任、首席科學家萬有說:“創新中心已經開展了首批的七個概念驗證項目,我們也利用北京大學優質的臨床資源協助本地的藥企進入臨床試驗的綠色通道,有20余個項目順利進入到北大醫學的臨床醫院進行臨床試驗,節約了他們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
記者:梁軍 徐晨曈 通訊員:王政 編輯:趙采薇 主編:戚翔 聞棟 審核:孟海燕 監制:朱建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