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中大熊貓”震旦鴉雀再次現身興化
黃嘴粉足,頸前的絨毛一片雪白,像是系了一條優雅的圍巾……近日,鳥友石俊祥等人在興化市烏巾蕩濕地公園再次拍攝到近危鳥種震旦鴉雀。 興化人石俊祥是一名資深鳥友,退休后有更多時間拍攝鳥類。近年來,他先后在當地拍到黃胸鹀、黑翅鳶、東方白鸛、藍喉歌鴝等珍稀鳥類。“鳥友最早在烏巾蕩濕地公園拍攝到震旦鴉雀要追溯到2016年5月,如今,震旦鴉雀已在這邊‘安家’繁殖了。”談到這次拍攝,石俊祥認為雖是驚喜,也是必然。 “唧唧、唧唧、唧唧……”夏日的一個早晨,石俊祥與鳥友們相約來到烏巾蕩濕地公園東大圩拍攝時,聽到特別的鳥叫聲,憑著多年的豐富經驗,石俊祥初步判斷遇上震旦鴉雀了。
“東大圩南北有2公里長,沿線都是茂密的蘆葦地,匯聚了數十種鳥類……”石俊祥說,震旦鴉雀體型嬌小,生活空間僅限于蘆葦蕩中,主要取食蘆葦叢中的昆蟲。一旦發現蟲子,它們就用堅硬的喙部嗑開蘆葦稈,將藏在其中的蟲子啄出來吃掉,因此也被稱為“蘆葦中的啄木鳥”。由于震旦鴉雀比較膽小,如果人靠得太近,它很快會飛走。“如果發現蘆葦稈在動,大概率有小鳥在。”于是,石俊祥和鳥友們藏在蘆葦地外側20米開外的樹木下,支起三腳架,耐心守候。 等了2個多小時,突然,前方蘆葦稈上出現了一只震旦鴉雀,他趕緊高速連拍,前后不過30秒鐘,震旦鴉雀就飛走了。 “震旦鴉雀是我國特有的珍稀鳥種,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完全依賴蘆葦生境而生存,因為數量稀少,被稱為‘鳥中大熊貓’。” 泰州環境監測中心工作人員孫海濤介紹,目前,震旦鴉雀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其對水質和環境的要求相對較高,是對濕地環境極為敏感挑剔的指示物種。再次發現震旦鴉雀,一定程度表明近年來泰州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工作取得成效,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