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加快推進工業領域設備更新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設備更新是工業領域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生產效率、塑造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對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基礎支撐作用。近年來,泰州市出臺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若干措施,加快推進工業領域設備更新,促進全市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上午,在江蘇民生重工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企業新上的一條液化石油氣鋼瓶護罩自動化生產線正在進行調試安裝。 江蘇民生重工有限公司技術人員何澤南介紹:“整體產線只需要一個員工就可以流暢運行。在效率上比原先的全人工模式提高了30%,能達到每小時近400只的產能。” 近年來,民生重工聚焦新能源、節能環保等領域,持續推進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建設了全自動智能閥門裝配線、全自動氣瓶焊接組裝生產線、全自動智能型水壓試驗裝置等,并利用“企業上云”等技術手段,建立起面向生產全流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模式。 江蘇民生重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倪飛說:“做精做專傳統的優勢主導產品,我們致力于打造高質量以及產品追溯環節,使我們的產品在服務功能上體現更多優勢。”
和民生重工一樣,泰州越來越多的企業得益于大規模設備更新,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的驅動力持續提升。今年一季度投產的海陽科技年產4.5萬噸高模低縮滌綸簾子布智能化技改項目,總投資5億元,建成3條國內領先的智能化生產線,徹底解決了傳統簾子布生產“用工多、勞動強度大、能耗高、管理難”等行業痛點,將著力打造行業首個簾子布生產智能工廠。 海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捻織車間技術人員房嘯凡說:“從生產原料進入立體倉庫,智能化配送進入生產車間,全程的自動物流,我們建立了WCS(倉儲調度系統)、WMS(倉儲管理系統)、MES(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等五大管理系統,智能化生產高度原創。得益于智能化、數字化的生產,大幅提高了質量,大大降低了人工和能耗。”
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離不開政策、資金支持。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省市相繼出臺方案,加快推進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為工業發展注入新動能。在江蘇飛船股份有限公司的新生產車間,部分設備已經更新改造到位,開始投入生產。企業通過淘汰落后低效設備、舊設備,加快生產工藝、設備綠色化改造,推廣應用智能制造裝備,計劃形成新能源汽車高性能關鍵零部件產品2400萬件的生產能力。 江蘇飛船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龔仁春說:“到目前為止,我們1.5億的項目,在設備更新方面已經投資了接近7000萬。我們也積極申報了國家專項資金項目和我省制造強省專項資金淘汰落后改造項目,可以享受政策紅利接近2000萬。”
為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今年4月設立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泰州也出臺相關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創新力度。截至目前,全市金融機構向列入國家備選企業和項目清單中的10個項目提供了信貸支持,發放各類貸款25.7億元。 中信銀行泰州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黃建偉說:“我們組建了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專項團隊,建立相關工作機制,打通綠色審批通道,提供貸款規模保障,提升產品適配性。已累計投放備選清單內企業貸款3.5億元,并形成了一批項目儲備。” 當前,全市工業領域設備更新仍處于供需兩旺階段,共有設備更新改造項目453個,計劃總投資1188億元,市場前景十分廣闊。下一步,泰州市將繼續用好財政金融政策,按照優質設備供給和設備更新需求“兩張清單”,為企業提供精準化、個性化政策支持,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為產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大動能。 來源:鳳城泰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