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用項目“含新量”提升發展“含金量”
項目是穩增長的“壓艙石”,既要重視量,更要關注質。今年以來,泰州市姜堰區繼續保持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強勁態勢,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搶工期、保進度,以務實有效的舉措,推動項目建設提速提質提效,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夏日炎炎、熱浪涌動,項目建設火熱推進。在泰州市姜堰經濟開發區,總投資6億元的泰州三鐵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儲能設備研發項目正在進行廠房主體建設。單臺重達55噸的新能源儲能柜是三鐵新能源的拳頭產品,憑借新設備、新技術,儲能柜的轉化率將達到93%,遠高于80%的行業平均值。作為姜堰區“1+4”產業集群的重要細分領域,當地新能源儲能行業還有雙登、中來等重量級企業。因此,從產業契合度上來說,該項目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與它們有著廣闊的合作前景。 泰州三鐵新能源儲能設備研發項目經理劉能軍說:“在原材料上我們選用A級電芯,從源頭保證質量。同時,利用自動化的生產線組裝電池包,最大可能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讓工藝更精良。”
項目快推進,產品才能早達產。三鐵新能源的儲能設備研發項目從招引到正式開工,僅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創造了姜堰區招引項目從洽談到建設的新速度。目前,該項目已建設三個月,明年5月正式投產,比原計劃提前兩個月,預計可形成年開票銷售8億元,入庫稅收3500萬元。 在建項目提速,新完工項目效益初顯。航菱微(泰州)科技有限公司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生產項目總投資5億元,去年7月開工建設,目前已部分達產。該企業主營半導體零部件和組件,高精度、高良品率讓它與多個行業頭部企業保持合作,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三。
項目能否落地,投資是關鍵,政府優良服務也是重要保障。姜堰區在營商環境、行政審批等惠企利企方面持續發力,堅持重大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主動對接、密切跟蹤,聚焦項目開工、入庫、竣工、投產等關鍵環節,確保服務環環相扣、無縫銜接。 泰州市姜堰區發改委主任石佳生表示,將深化實施“拿地即開工”“竣工即發證”等改革舉措,推廣中南高科“五證齊發”工作經驗,助力項目早開工、早投產。貫徹“營商環境20條3.0版”,落實落細“企業安靜日”、聯合竣工驗收等惠企政策,優化升級“堰商匯”數智親商服務平臺,進一步推動區級政策“免申即享”“達標即獎”,更好助力項目輕裝啟航。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泰州市姜堰區完成“三比一提升”新開工項目20個,計劃總投資104.8 億元,新竣工項目13個,實際完成投資82.4億元,完成率均超過序時目標進度。
記者:聶慶楨 戴祥翔 編輯:闞月萍 審核:戚翔 聞棟 主編:孟海燕 監制:朱建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