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改革開放】泰州: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這讓泰州廣大干部群眾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大家表示,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上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近年來,泰州各地在抓好經濟發展的同時,始終把群眾“點滴小事”當成政府工作的“心頭大事”來抓,每年確定一批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加以推進,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靖江市西來鎮黨委書記張忠說:“我們將深入學習領會,完整準確全面把握全會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不折不扣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轉化為西來生動實踐。抓住老百姓的急難愁盼問題,在就業、住房、教育、養老等方面找準發力點和突破口,推出更多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舉措。” 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寺巷街道康和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姚淑穎說:“我最深刻的感悟就是要真誠傾聽人民呼聲、真實反映人民愿望、真情關心人民疾苦、真切回應人民期待,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會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經濟發展了,群眾最受益。海陵區城南街道新蓮花社區是典型的城中村,近年來社區不斷發展新型集體經濟,今年上半年社區集體經濟收入超過800萬元,帶領社區居民走上了共同富裕道路。 海陵區城南街道新蓮花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李銀寶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改革實踐的最終目標。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會更加注重群眾的需求和利益,持續發展集體經濟,把集體經濟發展成效惠及社區群眾,不斷提升社區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新征程上,只要我們把牢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價值取向,堅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就一定能確保改革始終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 姜堰區羅塘街道紫石社區黨總支書記錢日紅說:“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堅持把學習成果體現在行動上落實到工作中,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推進各項基層工作,有效提升社區精細化治理、精準化服務水平,切實提高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市民楊少程說:“這次全會提出了‘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現在社區又幫我們購買了‘福村寶’,實行醫療二次報銷,我們倍感溫暖,讓我們對以后的美好生活充滿信心。”
來源:鳳城泰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