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海陵:城市更新煥新提質,刷新群眾幸福指數
近年來,泰州市海陵區扎實推進城市更新工作高質量發展,一幅美好宜居的城市畫卷正逐漸勾勒成型——外通內暢、區間融合的城市路網新格局正在形成;老舊小區改造力度不斷加碼,全力打造“住用安全、設施完善、出行方便、環境整潔”的居民社區;常態化開展“河道三亂”專項整治,深度挖掘以坡子街和稻河、草河為主體的“一街兩河”文化資源稟賦,全域提升古城顏值,形成“處處是詩意,處處皆景象”的城市形象,讓群眾悅享幸福生活。
織密“路網” 出行加速
城區道路建設,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海陵區通過促進優化路網結構、完善功能布局,打通一個個“小堵點”,實現城市路網“大暢通”。
在站前路與青年路交叉口北側銜接支路改造工程現場,工人們正在進行混凝土擋土墻施工。該道路建成后,將南北貫通青年北路與漁行水村。“之前我們向南都要繞路,這條路打通之后,通行更方便了。”居民賈女士說。
該道路改造工程4月中旬進場,改造路段長約83米、寬13米,建設路側防護擋墻約130米,工程預計8月底完工。眼下,天香路、春申路也建設正酣,現場挖掘機作業不停,正進行路基灰土施工。
天香路長約570米,春申路長約400米,兩條路呈十字交叉狀,建成后將有效緩解周邊道路的交通壓力,為市民提供更便捷、更舒適的出行環境。
據了解,今年海陵區還新建了偉光路北延、春申路南延等一批“便民路”,將在年內全部完工。隨著一條條主干道的建成和規劃路的打通,現代化的路網體系不斷完善,高效便捷、四通八達的現代交通路網體系正逐漸形成。
住有所居 安居樂業
住房是民生之要,“住有所居”才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房住、住好房,是百姓心中最樸素愿望。
位于江州北路東側的三森二號安置區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進行地面混凝土找平施工。該項目總投資約8億元,規劃建設2棟18層、6棟17層建筑,竣工后可提供714套安置房。
安置區施工方現場負責人袁華來表示,待內部裝飾裝修工作完成后,將按序時進度進行室外管網施工,同時,穿插進行小區內部道路建設和綠化施工。“力爭年底全面竣工,讓百姓能早日住上新房。”
除了建設新房,海陵區還在加快改造老舊小區,補齊城市發展短板,讓城市更新的成果切實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如今,經過改造后的迎春小區,面貌煥然一新。這里新建了電動車停車棚,施劃了私家車停車位,綠化景觀顯著提升。此外,小區還新鋪設了4320米雨污水管網,有效解決小區排水不暢、污水外溢等問題。“小區道路平坦了,綠植變多了,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小區居民張阿姨高興地說。
樓體煥新了,路面寬闊了,管道通暢了,“飛線”理順了……今年,海陵區還對蓮花二號區、供電新苑、文峰小區等13個老舊小區實施改造,涉及185棟樓、4716戶居民,持續改善群眾居住環境。
河道清污 生態添“綠”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來,海陵區在提升環境質量上下功夫,為城市生態添綠增彩。
“整治以后,垃圾清除了、河道干凈了、環境也變好了。”對家住花園社區的王大爺來說,如今的花園新村河成了他每天散心的好去處。曾幾何時,這里沿河兩岸雜草叢生、坑洼不平。
為了改善轄區居民生活環境,海陵區大力推進河道水環境整治,保護提升水環境水生態。據悉,花園新村河項目包含整治河長270米、新建護岸540米以及岸坡植物防護3510平方米。
除此之外,草河也逐漸重現往日水鄉風貌,盡顯詩情畫意。 以前,原野小區內有一個雨污混合口直排草河,造成水體污染。經過社區多次溝通協調,通過連接污水管網,根治了污水排放難題。河邊雜亂無章的工棚也被一一拆除,建起了風光秀麗的景觀帶。 “現在的草河跟以前大不一樣,河道干凈了,岸邊的風景也美了,空氣都變好了。”演化社區居民劉建新對身邊的變化贊嘆不已。
隨著城市更新行動的深入開展,不僅讓古老的海陵煥發了勃勃生機,更讓廣大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顯著提升。下一步,海陵區將圍繞強基礎、補短板、提品質,加快推進污水設施建設、老舊小區改造、歷史街區更新等工作,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編輯:姜景旸 王晶 (泰州市海陵區融媒體中心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