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改革開放】 泰州:深入推進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以金融“活水”賦能高質量發展
上市公司是市場之基,是投資價值的源泉。上市公司的數量和質量已成為考量一個地區經濟活力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尺。泰州市以深化改革的思維,推動泰州國資擔任基石投資人,助企上市,致力“雙贏”。
3月20日,隨著響亮的鑼聲,江蘇荃信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首發募資2.16億元,主要用于核心藥品開發和注冊。這是泰州迎來的第2家H股上市公司,也是第28家上市公司。至此,泰州市已累計擁有上市公司28家,累計股權融資額311.36億元。
2016年11月,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人民銀行等14個部委聯合下發《江蘇省泰州市建設金融支持產業轉型升級改革創新試驗區總體方案》,泰州由此成為全國首個以支持產業轉型升級為主題的國家級金融改革試驗區。泰州市抓住改革機遇,啟動推進企業上市五年行動計劃,配套出臺了促進企業上市的若干政策措施,細化上市融資考核,扎實推動了一批企業上市發展。 為更大力度支持優質企業上市,加快打造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具有資本市場影響力的“泰州板塊”,2023年泰州市又專門出臺了支持企業上市新政“上市10條”,圍繞加大企業上市獎勵、解決企業上市訴求、加快募投項目建設、提供專業人才支持、開展系統業務培訓等方面共制定10條具體政策措施,覆蓋企業從準備股改上市到上市成功后再融資的全過程、全時段。 只有激勵更多企業上市,才能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贏得主動、覓得先機,發展新質生產力。這是泰州市在改革實踐中得到的啟示,面對全面實行注冊制的企業上市制度,“上市10條”對企業境內外上市,累計獎勵都為400萬元,走在全省前列。同時,實行獎勵前置,有利于降低企業上市前成本,激發企業上市動力
為了更快回應企業關切,解決企業上市訴求,在線下泰州市不僅建立了企業上市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而且在聯席會議制度框架下,設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牽頭的擬上市企業問題協調小組,重點協調需市級層面解決的企業歷史沿革確認等重要事項。發布擬上市企業“白名單”,力促行政執法部門加強指導、柔性執法、包容監管。開展“政企圓桌協商會”,高位推動擬上市企業問題解決。線上打造“上市通”服務平臺,出臺“鳳城上市通”服務工作方案,開辟服務企業上市“綠色通道”,實行“一網受理、一次辦結”,著力解決企業合法合規證明出具中,涉及部門多、程序復雜、辦理時間長等突出問題。近三年來,通過“線上+線下”的工作機制,累計幫助22家企業,解決256件問題。 未來,泰州市將以先進制造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現代服務業以及鄉村振興產業等領域的企業為重點,對照滬深北等交易所不同板塊上市條件進行多維畫像,每年從中篩選一批治理結構完善、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較強、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納入上市后備企業庫實行動態管理,形成重點突破、重點推動、重點培育的上市后備梯隊。支持具備硬科技、高科技實力的優質企業在科創板等板塊優先上市,大力推動優質中小企業在北交所上市。加強在泰投資企業擬上市注冊地的招引,爭取更多企業將泰州作為上市首選地。
編輯:姜景旸 王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