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用好改革“關鍵招” ,書寫高質量跨江融合發展精彩篇章
改革開放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2003年,靖江、江陰兩市以改革開路、以開放破局,共同開創全國首個跨江聯動開發的實踐載體——江陰—靖江工業園區,探索區域協作共贏的新型關系。20年來,江陰—靖江工業園區搶抓“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區域協調聯動”等國家和省重大戰略實施的機遇,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持續推進改革深化、產業集聚、民生提質,成為全省區域互補、跨江融合、南北聯動的先行者和示范區。 跨江“牽手”大膽探索,闖出區域聯動發展新路 靖江、江陰地緣相近、人文相親。2003年,兩地在沒有先例參照、沒有經驗借鑒、沒有文件可依的背景下,跨江“牽手”、聯動發展,成立江陰—靖江工業園區,在全省乃至全國區域聯動發展中開創了先河。
向更廣范圍、更大力度、更深層次推進改革,江陰—靖江工業園區步履不停。 2023年9月,泰州、無錫兩地簽訂《關于進一步加快江陰—靖江工業園區建設發展合作協議》,落實南北共建園區相關要求,借鑒先進園區的建設經驗,從管理原則、協調機制、組織架構、運行模式等方面,對園區建設發展、兩地合作框架進行進一步優化完善。 2024年6月,江陰—靖江雙邊協調委員會聯席會議舉行,設立中共江蘇江陰—靖江工業園區工作委員會、江蘇江陰—靖江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以“黨工委+管委會”架構,統一負責園區內管黨治黨、經濟發展、安全生產、生態環保、社會民生等方面工作,有效解決過去各管一塊、權責不等、協調困難的問題。
未來,江陰—靖江工業園區將全力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建立一體化高效運轉的職責體系,健全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最大限度激發園區開發建設的動力活力,對照“民生共享、產業共榮、設施共建、生態共美、社會共治”發展愿景,致力打造高質量跨江融合發展試驗區、示范區。 產業轉移協同發展,打造高質量跨江融合發展試驗區 連日來,大明國際大型裝備項目大明長江碼頭現場一派忙碌景象。自7月初正式開業以來,碼頭貨物裝卸繁忙有序,為大明國際以及周邊企業原料進口及大重件出口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水運裝卸服務,成為江陰—靖江工業園區提升岸線利用水平、深化高質量跨江融合發展的有力平臺。 大明國際是國際領先的金屬材料加工及高端制造配套服務企業,總部位于無錫。2011年,大明國際跨過長江,在江陰—靖江工業園區投資建設大明靖江基地綜合項目,為電子通訊、新能源、大型工程機械、航空航天、石化等行業提供金屬材料加工、高端裝備制造和港口物流服務。13年來,隨著一、二、三期項目陸續投產,大明靖江基地已經成為大明國際重要的板塊,向著全球一流的金屬加工中心和制造基地加速邁進。 大明靖江基地是靖江、江陰兩地聯動開發結出的碩果。多年來,江陰—靖江工業園區優越的岸線資源、廣闊的發展腹地、有力的政策支撐,吸引了中燃油品、中建鋼構、東方能源一批大型央企、知名外企的投資目光,揚子江船業、新長江實業集團、海鵬特種車等蘇南優質企業也紛紛“落子”園區,尋求新的發展空間。伴隨著產業加快轉移、企業跨區布局,資本、技術、人才等各類要素資源在江陰—靖江工業園區深度融合,園區發展活力涌動,產業層次明顯提升。 今年以來,新揚子造船、中建鋼構、中力叉車、華澄重工、東方能源、雙江能源等園區骨干企業鼓足干勁忙生產、拓市場,掀起奮勇爭先的發展熱潮。中建材綠色低碳建筑新材料項目、驥鑫航空裝備制造項目、長強127特種鋼管項目等有序推進,匯聚園區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今年1至6月,園區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增長6%以上,外貿進出口總額8億美元、增長87.4%。
如今,江陰—靖江工業園區已形成船舶制造、特色冶金、高精鋼構、機械裝備、汽車零部件和港口物流“5+1”主導產業集群,成為中國民營造船基地、國家重鋼結構產業基地、江蘇省現代物流基地。面向“十四五”,園區正立足“5+1”產業基礎,瞄準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節能環保等產業升級方向持續發力,著力建設綜合實力更強、產業質態更優、港產城融合發展的“千億園區”。 聯動惠民發展富民,建設宜居宜業和美家園 錯落有致的綠化景觀、臨水而建的水上走廊、嶄新的塑膠跑道……今年5月,位于江陰—靖江工業園區的中心公園煥然一新,成為附近居民游憩、社交、運動的好去處。 中心公園整體面積約4.06萬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積有2.3萬平方米。由于建成多年,基礎設施老舊、功能布局混亂等問題突出,難以滿足群眾休閑鍛煉需要。今年2月底,園區投入300余萬元對中心公園進行升級改造。在保留公園原有資源基礎上,提升環境景觀、完善綠地功能、升級親水平臺,滿足居民親水而憩、傍水而游的需求。
今年以來,江陰—靖江工業園區秉持聯動惠民、發展利民、融合富民的發展理念,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重點實施“住得好”安居、煥新工程,“住得近”暢通、休憩工程,“住得安”平安、生態工程,建設共建共享、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 圍繞“住得近”,園區升級改造了中心公園。圍繞“住得好”,園區正加快推進總投資22億元的六圩新安置區安置房項目建設,有序推進老舊街區、D級危房、老集鎮等單元更新,啟動蓮沁苑、溢馨苑等安置小區提標改造工程。圍繞“住得安”,園區將加快推進專職消防站建設,啟動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項目,大力保護長江生態岸線,推動園區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在江陰—靖江工業園區四圩村的閑置土地上,一幢高6層含150個房間的公寓即將建成。這是四圩村與園區企業共建的紅翎公寓,投用后不僅能滿足300名外來務工人員的安居需求,還可為四圩村每年增加集體營收150萬元。 圍繞建設“高質量跨江融合發展試驗區”目標,江陰—靖江工業園區全力完善配套功能,推進項目征地拆遷,精準落實服務責任,以優質營商環境讓園區企業“融得進”“發展好”。同時,致力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社會治理效能,以實際行動踐行產業共進、設施共建、民生共享、生態共美的聯動理念。 共敘一江情、攜手向未來。在推進高質量跨江融合發展的新征程上,江陰—靖江工業園區將立足兩地發展增長極、先進制造集聚地、跨江融合橋頭堡、聯動協作示范區發展定位,凝心聚力、奮發進取,突出規劃引領、產業強區、項目攻堅、創新驅動、改革開放、共建共享,著力打造一個產業有特色、創新有活力、人民得實惠的高質量跨江融合發展試驗區、示范區。
編輯:姜景旸 王晶 (靖江市融媒體中心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