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構建國企發展與招商引資有機融合機制, 央企合作項目總投資逾千億
在長江岸邊的港口物流產業園,百億級的國能集團項目正忙著土地報批,不久的將來,園區將成為長江沿線綠色環保水平和自動化程度最高、儲運量最大的煤炭儲運交易中心;在活力滿滿的化學新材料產業園,總投資50億元的中海油氣(泰州)石化有限公司高端潤滑油、特種油國產化產業升級項目正全速推進,項目建成后泰州將成為國內最大的全系列高端潤滑油產業基地,產品大量實現進口替代;距這兩個項目不遠處,常泰長江大橋主航道橋最后一節鋼桁梁近日吊裝到位,這座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橋通車后,泰州到常州車程將至少縮短半小時。
這是央企省企助力泰州發展的幾個鮮活“剪影”。放眼泰州大地,從前沿江岸到后方腹地,央企省企項目星羅棋布、熠熠生輝。 近年來,泰州國有經濟經歷了改革成長的脫胎換骨,收獲了轉型發展的豐碩成果,動力活力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加速蓄積。 泰州市謀劃實施一批牽引性、變革性舉措,國資國企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國有經濟布局持續優化。聚焦“1+4”現代產業體系構建、“一軸一核三極三城”建設,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投入力度,泰州市先后組建成立7家市管企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城市轉型提級。圍繞構建新型經營責任制,制定《泰州市市管企業超額利潤分享操作指引(試行)》,全面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探索實行工資總額周期制管理、全員績效考核、市場化差異化薪酬體系,企業市場化經營機制不斷健全,內生活力進一步增強。泰州市還出臺市管企業投資、融資、擔保借款負面清單,持續推進國有企業信用評級提升行動,全市AAA評級企業3家、AA+評級企業29家,信用水平保持區域領先。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泰州市國有企業資產總額為1.87萬億元、所有者權益為6578.2億元,近三年年均增幅分別達19.38%、25.97%。其中,市屬企業總資產為7961.53億元、所有者權益為2677.58億元,較2019年分別增長62.69%、59.76%。 尤令外界矚目的是,泰州國資國企攀高比強、跨越趕超,創新構建國企發展與招商引資有機融合機制,推動一大批央企省企在泰投產落戶。 泰州市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的理念,大力實施“引進來、走出去”發展戰略,精心籌備一系列活動,積極探索與央企省企合作路徑,全力爭取其擴大在泰投資,策劃招引了一批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創新性的大項目、好項目。 據統計,泰州市與不同層級國有資本合作項目有57個,總投資達1115.14億元。其中,與央企合作項目有34個,總投資額為1023.07億元。50多家央企先后投資泰州,中海油、國能、中糧等27家央企和省國信集團、交控集團、環保集團等12家省屬企業與泰州市國企在資金、項目、人才等方面達成合作,形成一批成功標桿和典型案例。 泰州市委六屆八次全會提出,將努力打造具有硬核競爭力的特色產業新高地、具有強勁驅動力的產業細分領域科技創新策源地、具有較強吸引力的高端要素集聚地和具有示范引領力的綠色低碳發展樣板地,為全省“勇挑大梁”多作泰州貢獻。
當前,泰州市緊盯央企省企布局,立足現有基礎,圍繞六大成長型未來型產業,加強央地協同,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泰州市正探索與駐泰央企組建黨建聯盟,搭建服務國企的平臺載體,更好加強溝通對接,積極服務各類國企開展黨建聯建、業務共建、項目合作,努力以黨建大聯建,引領大發展、推動大合作。 泰州市建立完善服務駐泰央企省企的“三機制兩庫一清單”,進一步暢通與央企省企常態化溝通交流,推動重點項目落地落實。同時,進一步轉變國資監管職能,加大授權放權力度,頂格壓縮審批事項和辦理時間,讓每家企業、每位投資者獲得最大便利。泰州市還將提供更加全面的要素保障。著力完善資源交易、知識產權、法律保障等各類服務,挖掘和用好產業、項目、金融等信息和政策資源,努力為央企省企提供更加全面優質的要素保障。
編輯:姜景旸 王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