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高港:堅持數據和改革雙輪驅動,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硬核”支撐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產發展的“土壤”“空氣”“陽光”,是企業全生命周期中一切要素綜合而成的動態體系。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以企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從“效率、成本、可預期、公信力”四個維度入手,積極營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都是營商環境、處處都是營商環境”的濃厚氛圍,不斷提升區域市場主體活力、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藥監服務綜合體打造營商環境“高級版” 2023年11月底,中國醫藥城創新設立國內首個“藥監綜合體”,集行政監管、技術支撐和產業服務為一體,不僅可以提供藥品、醫療器械上市“一站式”全鏈條申報,還幫助企業對接國家相關部門,推進企業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及化妝品等注冊申報進度,為科學家和企業家實現“從0到1”“從1到10”提供有力保障。2024年1-4月中國醫藥城共獲批57張藥械注冊證,其中藥品注冊證12張,包括創新藥注冊證2張,二、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45張,包括創新型三類器械注冊證1張。
中國醫藥城還構筑了包括疫苗工程中心、高端制劑技術服務平臺、藥物安全性評價中心、高端醫療器械研發平臺、大動物試驗中心、知識產權保護服務平臺等在內的覆蓋整個產業鏈條的孵化體系,讓各類企業和創新創業團隊共享平臺資源,使國內外投資者都能以最小的成本,謀劃最大的產業和最佳的經濟效益。 項目吹哨,部門報到 為策應兩高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2022年12月,醫藥高新區(高港區)政務服務中心與泰州市政務服務中心實現一體化運作。 市、區、園區“三位一體”化服務體系覆蓋市級8個部門、區級29個部門及5大園區,設置前臺受理窗口224個,進駐工作人員500余名,進駐政務服務和便民服務事項達1494項,真正實現了“進一扇門,辦成所有事”的便民服務目標。
2023年,醫藥高新區(高港區)出臺政策文件,以改革小切口,實現審批服務大提升。通過“拿地即開工”審批服務,江蘇國瑞汽車項目從取得用地至開工建設,僅用5個工作日;省重大項目泰州太洋鈹合金項目,從拿地到取得施工許可,僅用2個工作日,跑出醫藥高新區(高港區)項目開工建設最快紀錄。 醫藥高新區(高港區)升級“項目吹哨、部門報到”,建立限時響應、聯合調度、市區聯動、政企交流、逆向考核五項政企互動工作機制,進一步增強部門服務意識、健全聯動工作機制、激發改革創新活力。機制運行以來,既全力保障重大項目,更聚焦服務小微項目,累計接哨85件,協調解決問題500余個。 一心一意為企業 全力以赴拼經濟 醫藥高新區(高港區)上下牢固樹立“企業至上、企業家至上”的理念,為廣大企業提供全方位精準到位的服務,以廣大企業的健康成長,支撐醫藥高新區(高港區)高質量發展。出臺了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制造強區建設、促進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等系列政策文件,表彰了一批優秀企業和杰出企業家,進一步護航企業發展,構建政企命運共同體。
醫藥高新區(高港區)還積極開展“親企清政”走訪服務活動,構建“四上”企業掛鉤服務體系,落實落細省市助企紓困、惠企穩崗措施,著力為廣大企業營造一個寬容性增長、包容性監管的發展環境。舉辦“圓夢高新”創咖匯、“海棠湖”下午茶等活動,實行駐廠專員、企服專班制度,聘用18名“政務服務體驗員”,為優化營商環境“把診問脈”“開方抓藥”。 醫藥高新區(高港區)堅持數據和改革雙輪驅動,持之以恒地用數字數據的“便捷”、項目服務的“優質”、審批辦事的“高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硬核”支撐。
編輯:姜景旸 王晶 (泰州市高港區融媒體中心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