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姜堰:“萬鳥云集,千鷺飛起”成溱湖生態旅游特色景觀
5月22日上午9時許,泰州市姜堰區溱湖景區工作人員顧亞琴穿梭于景區林蔭小道間,用筆和手機記錄濕地點點滴滴,候鳥、浮游生物、水本植物等都是她的重點觀測對象。顧亞琴說:“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觀察記錄溱湖濕地的動植物,并將監測數據及時上報國家林業部門,通過觀察記錄與研究,為濕地生態修復工程提供更有力的數據支撐。” 今年5月22日是第24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是“生物多樣性,你我共參與”。隨著姜堰區對溱湖國家濕地公園精心修復與打造,園內沼澤濕地生態系統逐步完善,已成為眾多動植物的最優棲息地。 溱湖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全國著名三大洼地之一的里下河地區,是典型的以半自然農耕濕地為特色的郊野型濕地公園,以水質清純、物產豐富、風景秀麗著稱。園內河網交織、蒲草豐茂、空氣清新,富有里下河地區獨特的自然和民俗風貌,一直是海內外游客心馳神往的夢中水鄉。 顧亞琴介紹,近幾年溱湖國家濕地公園加大生態環境修復力度,種植各種水生植物數十萬株,同時對濕地水域治理、凈化,使得溱湖濕地公園生物多樣性越來越豐富,為鳥類提供了豐富的屏障和食源。 近年來,姜堰區堅持把園區建設與保護動植物多樣性有機結合,通過植樹造林、栽植濕地水生濕生植物,恢復和重建濕地生態系統,近10年恢復濕地近萬畝,栽植各類耐濕樹木460多萬株、水生植物180多萬株。園區內動、植物資源種類數量分別由2005年的182種、135種上升至如今的392種、251種,溱湖濕地已成為沿海遷飛候鳥的“聚集點”和鷺、鴨類水禽繁殖的“出生地”。“萬鳥云集,千鷺飛起”成為溱湖生態旅游的一大特色景觀。 顧亞琴說:“每年我們觀察到的候鳥有30多種近10萬只,包含東方白鸛、水雉、丹頂鶴、天鵝等珍稀鳥類,溱湖濕地已經成為候鳥棲息的天堂。” 來源:泰州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