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國際集裝箱碼頭業務一季度創新高
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泰州國際集裝箱碼頭總吞吐量達8.85萬標箱,刷新同期歷史紀錄,同比增長22%。其中,外貿、內貿箱量分別為4.6萬標箱和4.25萬標箱,雙雙新創歷史紀錄,同比分別增長23%和20%。
在紅紅火火的碼頭背后,是蒸蒸日上的產業發展。據泰州海關統計,一季度,泰州市實現進出口總值437.3億元,同比增長43.8%,增速全省第二。其中,家電、光伏和汽車等產業蓬勃發展,有力帶動國際集裝箱碼頭業務量放大。具體而言,今年LG冰箱三個國外工廠部分訂單轉移到泰州生產,泰州工廠產能約比去年增長20%;隆基樂葉光伏公司目前在泰州設有三個工廠,今年外貿量穩步增加,1至3月進出口已達4754標箱;長城汽車今年在俄羅斯和東南亞市場份額加大,運輸量有望持續提升,今年一季度完成進出口3467標箱。 集裝箱吞吐量加大,也折射出泰州市民營企業外貿活力增強。數據顯示,一季度,泰州市民營企業進出口224.1億元,增長80.5%,進出口總值在全市占比超過半數。眾多民營企業貨物進出口,首選家門口的泰州國際集裝箱碼頭。“一方面,泰州市企業產銷兩旺、進出口踴躍,外貿物流箱量源源不斷;另一方面,碼頭持續加強與周邊港口合作,著力增厚水運物流‘內功’。”泰州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偉說,比如碼頭加強與上海港合作,通過雙方共同努力,降低“公轉水”費用,今年前三個月已完成“公轉水”業務1411標箱。
與此同時,泰州國際集裝箱碼頭與駁船公司緊密溝通,加大駁船密度。目前,泰州到上海洋山、外高橋、太倉等干線港口外貿內支線每月已達近100個班次,內貿航線班輪達150個班次,貨物運輸時效性大大提升。 在此基礎上,碼頭積極與船公司及其代理保持密切聯系,千方百計為客戶度身定制更為個性化、精準化的物流方案,以更低成本和更優服務打造“強磁場”。 泰州市將緊扣“智慧化”“綠色化”長江岸線國際集裝箱碼頭建設目標,以省政府加快打造最具特色的“水運江蘇”為契機,把泰州港獨特區位優勢更好轉化為開放發展優勢,增強港口輻射與吸附能力。
編輯:姜景旸 王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