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檢察官幫助“卷宗?汀毙嗜松鴺
“檢察官阿姨,我最近在北京一個培訓學校學室內設計,目標是畢業后和爸爸一起做室內裝修。”近日,泰州市海陵區檢察院檢察官唐燕收到了小李(化名)發來的微信。 昔日的“迷途”少年和過去徹底告別,如今有了新的人生目標,小李的變化讓一直關心他的唐燕倍感欣慰。 教育缺位讓少年走向歧路 2020年7月9日凌晨,小李和朋友小丁在轄區某停車場采用拉車門等手段,竊得人民幣2000元,所得贓款被小丁揮霍。 唐燕受理后發現,小李還未成年,一度是卷宗里的“?”,涉及到未成年人盜竊、尋釁滋事等多個案件。唐燕電話聯系小李家長時,小李父親的表現也讓人始料未及,“你們趕緊把他關進去!我沒有他這樣的兒子!” 經過了解,唐燕認識到,小李的家庭教育存在問題,而且這個孩子并非傳說中那般“無可救藥”。 “有時我打籃球回來得晚了,他就把門鎖起來不讓我進去。我生氣砸他的汽車,他就喊人揍我。”小李口中的“他”正是其父親,在接受訊問時,小李表現出對父親的極力抗拒。唐燕進一步了解到,父母教育缺位、監護不當,導致小李性格偏激、火爆、叛逆。 案發后,小李自動投案,并用打工報酬退出贓款人民幣2000元,取得被害人諒解。檢察機關綜合考量全案情節后,于2021年4月30日對小李作出附條件不起訴處理,考驗期1年。 其間,唐燕多次與小李父母溝通、回訪,但得到的回復多是“管不了、不想管”。為最大程度化解矛盾,守護孩子健康成長,檢察官對小李的考驗期進行干預。 一方面,檢察官聯合婦聯對小李的父母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深刻剖析其家庭教育方面的不足,并提出詳細建議。另一方面,委托社區安排專門工作人員對小李點對點幫教,一天兩次了解小李心理活動、日常行蹤。 “孩子表現不錯,堅持每天上午、下午到社區來。社區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他都積極參加。”社區工作人員向唐燕反饋。 鑒于小李在附條件不起訴考驗期內積極參與社會服務,表現良好,海陵區檢察院決定將其考驗期縮短為10個月,于2022年2月28日對其作出不起訴決定。 多方聯動修復親子關系 案件雖然了結,但家庭關系的緩和難以一蹴而就。為筑牢未成年人保護的第一道防線,海陵區探索建立長效機制,聯合檢察、公安、團委、社區等定期開展回訪、跟蹤監督、信息反饋等工作,注重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行為糾錯。 2022年3月12日,在參加檢察院組織的涉罪未成年人公益植樹活動后,小李在活動感悟中有這么一句話:“等到明年,小樹苗會開花結果,而我是否還像今天一樣一事無成?” “你還年輕,用這大好時光多學點知識。”唐燕開導小李,人生路很長,難免有挫折,只要行得正、坐得直,總會出人頭地的。 小李向好的心越來越堅定。經過家庭教育指導,小李的父親也學著重新和小李溝通交流,多年來,父子之間終于有了正面對話。但因為小李就業的事情,父子之間又產生了爭執。 “我可以聽他的話,但他也要尊重我的意愿……”小李主動通過微信與唐燕交流,希望檢察官能幫忙出出主意。 2022年10月21日,在檢察院的談話室,檢察官再次與其父親溝通,促使他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 2022年底,小李跟隨父親去了北京。2023年,他一直跟檢察官保持聯系,并且徹底脫離原有“朋友圈”,“檢察官的幫助,讓我重新校準了人生坐標。” 唐燕欣慰地說,用不了多久,小李就能自食其力,做一個優秀的室內設計師。 “2024年,我們打算對已辦結以及在辦罪錯未成年人成長情況一一建檔、一一回訪。”泰州市海陵區檢察院副檢察長韓琴說,今后將全面了解罪錯未成年生活近況,總結幫教以及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經驗,及時掐滅罪錯未成年人“死灰復燃”的苗頭,將教育、感化、挽救方針貫徹到底。 來源:泰州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