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近零碳”港口接卸貨已達90萬噸
近日,一艘裝載著4.8萬噸煤炭的海輪靠泊深國際港口江蘇靖江港碼頭。三臺卸船機同時作業,高效有序地接卸貨物。“我們主碼頭一共布置了5臺卸船機和3臺裝船機,卸船機的功率是1800噸/小時,裝船機的功率是5400噸/小時,在長江流域中我們的裝卸效率是比較快的。”江蘇興旺物流有限公司工程部副經理王健介紹。 深國際港口靖江港建有2個10萬噸級碼頭泊位,可全天候滿足5萬噸級海輪靠泊和10萬噸級海輪減載或乘潮靠泊。自2023年12月開港運營以來,港區持續發揮智能、高效、綠色的特點,推動生產經營平穩有序,作業量穩步增長。目前,碼頭已靠泊海輪19艘,累計接卸量90萬噸。
在港區智能遠程操控中心,工作人員可通過生產可視化平臺,觀察船舶實時作業情況。屏幕上,港口吞吐量、卸船作業效率、過駁作業效率、裝船作業效率等數據實時展示,一目了然。據了解,這一生產可視化系統通過覆蓋全場的有線、物聯和視頻網絡,綜合應用數字孿生技術,建立整個港口作業的數字孿生體,實現港區全方位的動態感知和作業仿真。“智能操控中心運用數字孿生技術,將現場作業場景1:1還原在生產可視化平臺上,便于我們更好地掌握現場運行情況。”興旺物流調度運行部經理王歡介紹,可視化平臺能展示生產、設備、設施、安全、環境、能耗等生產運營的所有數據,幫助工作人員根據實時數據進行智能調度,優化港口作業流程和資源配置,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以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為引領,深國際港口靖江港聚力打造集“綠色、智慧、高效、安全”于一體的現代化港口碼頭,建設鋼結構封閉式料倉,配備封閉式皮帶廊道運輸系統以及轉運站密閉罩、防塵簾等“二次防護”裝置,實現物料從卸貨、輸送、儲存、裝貨的水平輸送全流程、全封閉式管理,最大限度避免粉塵污染。目前,陸域1、2、3號全封閉鋼結構大棚已建設完成。企業還將在大棚頂部布置光伏發電系統,向“近零碳”港口目標邁進。
編輯:姜景旸 王晶 (靖江市融媒體中心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