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月、22萬只次,全國首個高速公路觀鳥站守護“多樣”精彩
22萬只次!位于興化市的建興高速生物多樣性(鳥類)觀測站,是全國首個已建成的高速公路生物多樣性(鳥類)觀測站。記者3月22日從當地獲悉,該觀測站自正式運行2個月以來,已累計觀測到鳥類約22萬只次,通過攝像頭穩定識別鳥類30余種,包括白琵鷺、鳳頭麥雞等珍稀瀕危鳥類。
據介紹,建興高速生物多樣性(鳥類)觀測站以邁向全國生物多樣性監測第一方陣為目標,運用人工智能物種識別、物聯網、億像素攝像頭等新技術、新設備,建成了集鳥類觀測與識別、噪聲環境監測、數據集成、直觀展示于一體的鳥類觀測站。 “觀測站可以實時獲取監測點位的鳥類活動信息,記錄包括實時視頻畫面、鳥的種類、數量、分布等數據。”項目承建單位江蘇環保產業技術研究股份公司環境管理所所長袁哲介紹,觀測站目前建有5個觀測點,其中在東羅村點位使用了1.5億像素高清攝像機,這也是億像素級別的攝像頭在國內道路交通領域的生物多樣性觀測站的首次使用。在沙溝鎮興龍村、臨城街道水產公司、開源村、開富村4個點位,使用高清遠攝攝像機,做到觀測角度全覆蓋,確保重點區域不留觀測死角。
水鄉興化位于江蘇省中部生態保護價值最高、生態產品最豐富的里下河平原地區,區域內水網密布,湖蕩相連,淡水沼澤濕地分布十分集中,EQI指數全省領先。近年來,興化市統籌推進生態環境系統治理,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在興化里下河國家濕地公園內分布有維管植物104科255屬311種,列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有9種;分布有脊椎動物321種,包括鳥類218種、魚類60種、爬行動物20種、哺乳動物15種、兩棲動物8種,其中鳥類種數占全省鳥類資源的近一半,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有49種。 鳥類觀測站點的建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數據支撐。興化生態環境局負責人介紹,當地在千垛景區服務區設置宣教館,更好地展示當地生物多樣性現狀,進一步提高區域生物多樣性宣傳教育能力和公眾參與水平,顯著提升公眾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打造全面展示江蘇高水平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綠色發展的重要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