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為6000臺電梯加裝“智慧大腦”電動車入梯立刻識別
自從小區電梯裝上一套智能識別系統后,家住泰興市羌溪花苑的王女士乘坐電梯時心里更加踏實了。在AI的智慧大腦“看護”下,電梯發生故障或者有人將電動車入梯會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置。
電梯急停、困人以及電動車入梯,這些曾經令人困擾的難題,如今在泰興市已得到逐步解決。目前,該市興泰華庭、皇家水岸、羌溪花苑等首批試點小區的100臺電梯已安裝智慧管理系統。據了解,在此基礎上,今年該市將此項工作列入惠民城建計劃,計劃投入3600萬元,為泰興市近6000臺住宅電梯裝上該系統。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小區電梯保有量快速增長,安全風險和事故隱患日益凸顯。從2023年開始,泰興市將“泰安居—電梯智慧管理”納入年度民生實事項目,推動泰州市電梯救援96333平臺接入泰興智慧城市大數據中心,建成電梯智慧化應急救援系統和安全預警指揮分中心。
據泰興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介紹,泰安居—電梯智慧管理相當于電梯有了“智慧大腦”,在發生故障時,該裝置會立刻啟動故障報警,將數據傳送到后臺及96333智慧救援平臺。平臺了解情況后,會立即通知維保單位和物業工作人員,盡快采取救援行動。如此一系列的連鎖動作,實現了事前預警、事中安撫和事后追溯等功能,用智慧化手段確保了乘客安全。 在羌溪花苑,記者看到,小區電梯樓層按鈕上方多了一個智慧裝置,該裝置寬大的液晶屏上實時顯示運行里程、載人數量、運行時間、開關門次數、遮擋電梯門行為等數據。一旦發現居民將電動車推進電梯,智慧系統會立刻識別,啟動自動語音提醒,讓電梯無法運行,并將電動車違規入梯信息自動發送給物業公司、網格員。
同樣,居民被困電梯時,智慧系統也會立即啟動救援。“僅需5分鐘,被困居民即可在電梯內物聯終端顯示屏上實時看到救援人員救援路線、等待時間、聯系方式等相關信息,避免驚慌。”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以前電梯雖然也有緊急呼叫按鈕,但沒有可視化系統,有的呼叫甚至很長時間無人接聽,現在有了AI智慧研判,實現了從“被動呼叫”到“主動救援”的轉變,用智慧化手段確保了乘客安全。 以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宗旨,開展居民用梯“安全升級”,是一項必不可少的“關鍵題”。實現電梯全周期智慧管理需要加大資金投入,需要加強資源整合,還需要創新監管模式,特別是要獲得民眾廣泛支持和積極配合,才能有效推進這一長期任務。 對此,泰興制定了公共電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動實施意見(2023年—2025年),結合小區房屋性質和居民電梯實際情況,明確電梯使用安全責任、住宅電梯托底性管養、電梯安全智慧管理等政策性措施內容,全面提升公共電梯安全水平,筑牢城市安全生命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編輯:姜景旸 王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