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泰州海陵:“便民利民惠民” 用心打造“家門口”的幸福
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在忙著置辦年貨,為了讓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和失獨家庭,能感受團圓的味道,泰州市海陵區“e體同心”自媒體工作室開展“e起公益” 暖冬年夜飯活動。207份年夜飯大禮包陸續送到12個社區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和失獨家庭手中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海陵區創新成立“e體同心”自媒體工作室以來,將“e起公益”作為工作重點,讓自媒體人運用互聯網思維推動網絡公益生態發展,從線上到線下,創新開展形式豐富、內容新穎、特色鮮明的網絡公益活動,提高網絡公益的服務供給能力,連續四年開展“暖在海陵 冷冬不冷”活動,為轄區600多位孤寡老人、困境兒童和環衛工人捐贈御寒物資。連續五年開展“e起公益”暖冬年夜飯活動,為全區1000多戶困難家庭送去溫暖。啟動“愛在海陵·伴您同行”等各類公益活動300多場,總參與人數超10萬,網絡傳播受眾高達600萬人次。 泰州市海陵區聚焦市民大到教育、公益、就業,小到買菜、吃飯、美容等各類生活所需,通過精準化對接、精細化服務、多元化活動、多樣化形式,持續擦亮“家門口的幸福”,讓越來越多的老人和孩子擁有穩穩的幸福。 促進就業 崗位資訊送到“家門口” 泰州市海陵區對市區萬達廣場原有的志愿服務站進行改造升級,增設就業創業服務事項,為附近勞動者和創業實體等提供政策咨詢、求職登記、創業指導、技能培訓、社保查詢等多項經辦服務,實現“一站式”服務事項辦理。 通過“家門口”就業幸福驛站放亮項目實施,2023年社區拓寬了招聘就業的渠道,助推商圈新增企業商戶23家,舉辦就業講座4期,開展形式多樣的招聘會6場,幫助居民新增就業36人,聯動周邊社區新增就業48人,實現居民在家門口解決就業難的問題。 “圈”出便利 品質生活送到“家門口”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服務半徑為步行15分鐘左右的范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為目標,以多業態集聚形成的社區商圈。作為泰州主城區,海陵區持續開展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更好地滿足群眾需求。 清晨,太陽微露。家住城南街道美好上郡小區的許恒才準備下樓散步。 “我孫女就在家旁邊的幼兒園上學,出門只需要走5分鐘,幼兒園環境好,老師也很負責。”許大爺說,早上送完孫女后,再步行5分鐘順道去菜場買菜。空閑時,他還會去附近的小游園逛逛,或者到小區里的健身廣場鍛煉身體。“小區環境好、生活便捷,我平常活動的圈子不超過15分鐘路程,在這15分鐘的路程之內,我需要的都有。” 對于居民黃榮來說,幸福生活就是孩子能在家門口上幼兒園,老人在社區里能得到基本醫療照護。“有個小病痛,直接去社區衛生服務站,不用跑大醫院,那就是我們家門口的健康‘守護站’。”黃榮笑著說。“平時每天早上家里老人還能去量血壓、測血糖,很方便!” 出門見綠、移步進園,社區里的小廣場和美悅睦鄰點也是居民休閑的好去處。“小區內有很多活動場所,我和我兒子最喜歡去乒乓球館打乒乓球了。”提起家門口的便利,居民李先生樂呵呵地說。 近年來,社區綠地覆蓋面積增大,修建了不少休閑設施,多層次滿足居民休憩需求,讓大家生活更有質感。粗略統計,該社區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內共有便民超市18個、美容美發店19個,公交站臺12個、運動場所3個、餐飲51家、學校或培訓機構14個、銀行網點8個等。此外,城南街道美好社區還構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1+6+N”多層次立體式陣地,即1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6個居民文化活動中心、N個居民服務新業態,實現居民有事“身邊辦”“就近辦”,確保居民日常生活“不出圈”。 來源:泰州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