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興化:以“三新”為引領,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進入2024年,“興企”“強鎮”“惠民”成為興化發展的熱詞。該市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探索具有興化特色的產業發展路徑,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培育新質生產力,開拓經濟發展“新藍海” 1月15日,總投資10.6億元的智能礦山專用車制造項目在興化經濟開發區開工,為園區成立以來首個省重大項目,主要生產專用汽車,年產能500臺/套,每年可形成開票銷售5億元以上,稅收超4600萬元,也將帶領園區實現由“制造”向“智造”的升級。
這個項目的落戶不僅彰顯2024年興化“起步即沖刺”的精氣神,更顯示興化產業轉型發展正強勢加速。興化經濟開發區將持續在補鏈、延鏈、強鏈上下功夫,圍繞復合調味料、功能性食品、預制菜肴等品類,在打造健康食品產業集群的基礎上,借助中食協、江南大學孵化中心等產業平臺和高校院所資源,充分挖掘蘭特黎斯、金光集團、安井食品重點企業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展靶向招商、定點招商、鏈式招商,瞄準每年落戶優質項目不少于10家、外資企業不少于2家的目標,開展全方面、全鏈條、全周期服務。
除了做好產業鏈文章,興化市還將眼光落在提質增效上,不斷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促進資源要素向優質領域、優質企業集中。突出抓好健康食品產業園、經發科技產業園、預制菜產業園等載體平臺建設,加快提升產業配套功能和項目承載能力,協助企業做好“智改數轉”、上市(掛牌)、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等工作,助推企業高質高效發展。 聚力產業現代化,構筑經濟增長“新高地” 前不久,2024年江蘇省重大項目清單出爐,興化市戴南鎮的新華特種高溫合金及制品、星火高端電磁閥、金橋高端焊材3個先進制造業領域項目被列入“實施項目”清單。與此同時,該鎮集中開工特種合金制品等3個項目,總投資17億元,并再度上榜2023年全國千強鎮名單。瞄準“未來賽道”,這個“中國不銹鋼名鎮”堅持穩中求進,將以“重塑產業鏈,刷新辨識度”為目標,不斷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步伐。
“從當地農民手推肩拉,外出回購再生回收料起步,到建成廢舊不銹鋼回收利用體系,成為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戴南人花了60多年時間,如今的戴南不銹鋼產業已躋身全國百佳產業集群、江蘇省重點培育的千億級產業集群。”戴南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該鎮將繼續推動不銹鋼產業“七個集中”,不斷壯大特種合金產業規模,服務好“再造一個新興達”,支持眾拓新材料、申源集團等一批優勢企業提質增效,打造新宏大、星火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努力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千億級金屬新材料產業集群。
戴南鎮還錨定壯大創新發展動能目標,在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招引領軍企業的同時,積極打造智能制造、高端特種合金、精密鑄造、高端不銹鋼制品等產業園區,不斷提升項目承載力,推動特種合金研發中試基地落地,全力培育一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一批智能車間、工廠,力爭建成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和省級以上兩化融合示范園區。 激發創新驅動力,打造經濟增速“新引擎” 日前,由興化市申報的江蘇省海洋工程用高強韌耐腐蝕特種合金工程研究中心獲批省級工程研究中心。該中心是搭建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之間的重要橋梁,也是自主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心通過建立工程化研究、驗證設施和有利于技術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的機制,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的研發實體。
為更好地聚焦創新主體,提升經濟發展“倍增力”興化市加大科創項目招引、科技型中小企業孵化、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和高成長性企業提升工作力度,實行分類培育、精準指導、動態管理、跟蹤服務,增強綜合性支持和保障,加快打造創新企業集群。2024年力爭新認定高企100家以上,備案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700家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