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耕地“進出平衡” 確保良田“糧”用
年終歲末,江蘇省靖江市耕地“進出平衡”交出了一組喜人數據:2023年度耕地轉出133.63畝,耕地轉進4375.82畝,凈增加耕地4242.19畝,集中連片的優先復墾為水田,實現了耕地轉進“質、量”雙提升。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2022年起,靖江市多舉措推進耕地“進出平衡”,增加耕地數量、提高耕地質量、優化耕地布局,助力高質量發展。 靖江市建立健全由政府為主導,相關部門和屬地共同參與,各司其職的工作機制,推動耕地“進出平衡”有效落地實施。靖江市相關部門和屬地溝通對接,了解鄉村振興用地項目需求,全面梳理耕地轉出需求、耕地轉進恢復潛力區,編制年度耕地進出平衡方案,系統謀劃區域內耕地“進出平衡”規模、布局、時序等。建立耕地“進出平衡”項目庫和耕地恢復指標儲備庫,按照“先墾后用”的原則,在市域范圍內實現統籌調劑。 嚴控耕地流向其他農用地,牢牢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紅線,實行“非糧化”地塊跟蹤管理,對涉及民生的農村道路改擴建、高標準農田中的區間道路、水利設施建設、設施農業項目、綠色通道等項目,優先納入轉出范圍,變“被動整改”為“主動規范”。涉及耕地轉進項目,靖江市原則上按照水田的標準實施與驗收,通過增加水田占比,整體提高新增耕地質量。在轉進耕地實施過程中,實施臺賬式管理,與各屬地簽訂轉進耕地復墾與管護合同,自項目竣工驗收起管護期5年,根據管護情況分年度定期撥付激勵資金,落實落細耕地保護責任,保障耕地“質”的提升。 2023年,靖江市預算投入上億元,對驗收合格的耕地轉進項目,按照3萬元/畝標準給予補助,對承包到期、經營主體主動退出的還耕地塊,按1萬元/畝的標準補助。為保護農業種植大戶、承包經營主體合法權益,鼓勵屬地政府按實際情況給予一定補償。靖江市西來鎮桐村原有1000多畝土地流轉種植中山杉,受市場萎縮、經濟下行等影響,土地收益堪憂。靖江市出臺的耕地“進出平衡”政策充分尊重屬地、農民和承包戶的三方意愿,苗木承包戶為減輕損失主動“退林還耕”,2年內近1000畝林地完成“耕地轉進”,農民土地合法權益得到保障,耕地實現“量質雙優”。 來源:泰州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