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鄉”米變“香”米 解鎖村集體經濟“增收密碼”
2024-01-19
瀏覽次數:
大中小
“我們村剛剛收上來的南粳9108水稻新米口感相當好,目前打電話要貨的多。”近日,在興化市一家機關單位食堂門口,忙著卸貨的興化市周莊鎮周北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周玉紅喜滋滋地說。 周北村水稻種植以散戶種植為主,既無規模也無效益,老百姓只能把優質稻谷低價銷售給其他地區的糧食加工企業,在產業鏈中,老百姓獲利較少。如何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成為周北村發展必須直面的最現實問題。 為了將水稻產業打造成富農興村的致富產業,周北村積極探索發揮村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與合作社的經濟優勢,按照“村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成立了興化市周北農副產品專業合作社,并成功注冊“三周灣”大米品牌,同時,吸納村內各類勞動力200余人,參與到水稻種植的各個環節中來,讓“鄉”米變成“香”米,解鎖村集體經濟“增收密碼”。 眼下,周北村通過吃透一粒米,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更有效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服務能力,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來源:泰州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