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姜堰:守一灣碧水,護一方美景
冬日暖陽下,余暉灑在泰州市姜堰區境內的老通揚運河河面,泛起金光點點,美不勝收,許多市民漫步河道邊,駐足欣賞美景。 “河道干凈,河面上沒有一點雜物,我們在這里休閑漫步,心情也變好了。”家住附近的沙奶奶笑著說。 好風光不是憑空而來的,美景背后是清漂工作人員的付出與堅守。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河面上一艘機械化清漂船不時將傳送帶送入水中,隨時清理漂在水面上的零星垃圾。身穿救生衣的清漂工作人員“泛舟”于老通揚運河上,雙手揚起長長的竹竿,用網兜搜尋、打撈著每一片垃圾。 “目前我們投入了全自動保潔船以及人工打撈船,每天堅持工作8到10小時,希望通過人工和機械通力協作的方式,保證老通揚運河水面整潔,給老百姓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河道保潔人員丁俊林介紹道。 老通揚運河的碧水蕩漾是姜堰區加強全區河湖水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的縮影。全域“清漂”專項整治突擊月活動開展以來,以看得見、感受得到的成效提升了群眾幸福指數。 按照專項整治行動“封牢盯緊、除根剿清”的整治目標和清理整治全覆蓋、問題起底全覆蓋、督查考核全覆蓋的整治要求,各鎮街結合自身河道管護現狀和實際,重點圍繞河湖管護突出問題,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全面摸排涉河問題,制定整改措施,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嚴格節點進度,確保總體目標按時完成。 各鎮街配齊打撈船只、設備和人員,采取巡回打撈、定點攔撈等方式,把清理管護責任落實到人,加快清理進度;姜堰區河長辦成立專項督查組,進一步加大對各地河湖長效管護工作的檢查督查力度,及時通報反饋督查情況,依據相關規定問責工作不負責、打撈不及時、行動緩慢造成不良影響的屬地負責人。 白米鎮白米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蘆富俊介紹說,自開展清漂行動以來,該村積極落實責任,細化工作分工,每天組織10多人的隊伍,清理打撈村域內所有溝塘,并落實了長效管護措施,確保每一條渠道,每一處小微水體保持干凈整潔。 姜堰區創新推行“統籌管理、分片包干、區域聯動、全域管護”的河湖管護機制升級版,分片區將全區所有區、鎮、村三級河湖納入市場化發包管護,有力破解日常保潔中存在的短板,實施統一指揮、系統管理、協同作戰、全域推進,全面提升河湖管護的精細化、高效化水平。 截至目前,突擊月活動共組織人力1.6萬人次,機械打撈船只0.6萬船次,出動車輛近1400余次,打撈水葫蘆等漂浮物近5000噸,清理河坡垃圾雜物340多處。 下一步,姜堰區將圍繞河湖管護問題開展常態化整治,組織整改情況“回頭看”,確保問題即收即辦動態清零,推進全域“清漂”專項整治行動常態化規范化開展,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著力提高沿河居民的意識,積極營造愛河護河、珍惜河湖環境的良好氛圍,促進河湖管護工作深入人心。 來源:泰州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