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姜堰:推出“堰醫仁心”12條惠民舉措,讓群眾看病少等候、少花錢、少跑腿
點單式簽約、老年人陪診、幼兒照護指導、延時門診、產后訪視入戶、下沉預約號源……泰州市姜堰區圍繞群眾就醫看病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制定出臺“堰醫仁心”12條惠民服務舉措,讓群眾花更少的時間、更少的金錢、跑更少的路,提升群眾的體驗感、獲得感。 點單式簽約,服務更精準
“您好,明天上午請過來做檢查,如果不方便,我們也可以上門服務。”2023年12月26日上午,姜堰區羅塘街道城中社區居民錢大爺又接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電話,通知他前去接受測血糖等健康體檢。這樣的電話,他每個月都會準時接到兩次。 前不久,67歲的錢大爺被查出血糖值偏高。該中心隨即為他制定治療方案,并與他簽訂了“協議”,按照約定全面管理他的健康問題。“這個協議叫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糖尿病管理包’,為患者定制提供血糖監測、用藥指導、健康宣教等服務。”該中心副書記陳杰說。目前,簽約“糖尿病管理包”服務的居民近千人。該中心懸掛著一塊“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MMC)”的牌子,“MMC”是先進的、標準化的代謝性疾病綜合管理平臺。 這是姜堰基層健康服務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的一個縮影,目前姜堰區19家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結合單位專科特色和群眾需求,制定不同類型的點單式簽約服務包共40個,全區簽約點單式服務包就達1536人。 延時門診,服務全天候
吳女士是姜堰區一家私營企業的會計,患有輕微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由于白天要上班,一直沒時間治療。不久前,她偶然聽說姜堰中醫院開設的針灸推拿康復中心晚上也開診,正合她意,每天晚飯后,她都會前去就診。 “我們的針灸推拿康復中心由原來的傳統療法中心升級改造而成,屬‘重裝開業’。”該院黨委書記楊勇說,除了布局更加專業、分區更加完整、設備更加先進外,其軟件建設也得到了顯著提升,尤其是充實了專業治療團隊,增設了夜間門診。現在,每個夜班的門診量保持在20人次左右。除了延長服務時間,該院還根據醫院特點,推出“掛一次號管三天”、免費快遞制劑到家等系列便民服務。 在市第二人民醫院,溫馨服務也無處不在。“我院現有1100余名醫護人員成為志愿者,白班、夜班都有,為有需要的老年患者提供24小時志愿服務,確保服務‘不打烊’。”該院副院長周立軍說。 診療延伸,服務再升級 泰州市民孫女士在姜堰區婦幼保健院順利產下寶寶。辦完出院手續后,她前腳剛到家,該院醫護人員后腳便上了門。“這是我們推出的產后入戶訪視服務,讓產婦繼續得到和在醫院一樣的延伸服務。”該院院長王文鼎說。產婦出院1周內,該院醫務人員將通過入戶服務,讓產婦和新生兒足不出戶便可享受相應健康服務,學會母乳喂養、新生兒日常護理和常見疾病的預防等科學育兒方法及技能。
“不單是產科出院的患者,對于病情嚴重或治療比較特殊的患者,我們都安排科室主任和骨干醫生為主的團隊進行上門隨訪。”姜堰區溱潼人民醫院醫共體黨委書記、溱潼人民醫院院長楊慶勇說,周圍居民每年通過“互聯網+”在線“點單”上門服務200多次,醫務人員遠的要跑幾十公里。 姜堰區張甸人民醫院則組建涵蓋內、外、兒科和藥學等專業的醫療隊,定期深入村組、學校、企業等開展義診巡診活動。對于在該院就診的患有消化道疾病的60周歲以上老年患者,均免費進行消化道早癌胃腸鏡篩查。該院院長沈江濤說,該院還拓寬服務范圍,積極組織實施“幸福姜城·‘胃’您幸福”“紅十字病房”公益項目,讓服務再升級。
編輯:姜景旸 王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