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科技賦能蛋雞養殖綠色發展
“雞舍在做好保溫的同時,也要做好通風,防止呼吸道感染。要適當添加維生素,增強蛋雞的免疫力,也可以添加點預防呼吸道感染的獸藥,但是不能使用抗生素。”近日,珊瑚片區指導員劉敏來到泰興市國懷養殖中心,了解雞舍的防凍保溫情況,并輔導御寒中藥輔助施用技術。“我們也懂一些,獸醫上門指導,心里更踏實了。”養殖中心負責人金國懷說。 泰興市東部鄉鎮具有養殖蛋雞傳統,為順應環保大環境和蛋雞產業綠色發展要求,泰興市申請加入江蘇現代農業(蛋雞)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通過技術創新,設施配套,品種更新,蛋雞養殖快速發展。截至2023年底,泰興全市存欄蛋雞突破320萬羽,建成200家健康生態養殖場。
蛋雞流行疾病比較多,一場流行疾病有可能讓一座雞場一蹶不振。泰興市加強流行病防疫監管、定期指導重點養雞戶做好流行病的預防工作。以中獸藥取代抗生素,是江蘇現代農業(蛋雞)產業技術體系推廣技術之一,著力解決在禁用抗生素之后,蛋雞生長過程中的疾病防控問題。“使用中藥,藥物殘留比較少,雖然效果比較慢,但是能夠解決蛋雞的疾病預防問題。”江蘇現代農業(蛋雞)產業技術體系泰興推廣示范基地主任徐曉軍介紹。
泰興市伯成養雞場,2019年以前養殖蛋雞就達兩萬羽,但環保問題一直制約著養殖場的發展,業主于伯成甚至萌生了關停養殖場的想法。所幸的是,江蘇現代農業(蛋雞)產業技術體系泰興推廣示范基地將養雞場列入了環污改造試點企業,先后實施了雞籠改造、堆肥發酵、糞水肥田等項目,養殖環境明顯改觀。“過去的雞籠設計不科學,雞糞留在雞窩里,發酵以后就會產生氨氣。氨氣有刺激性臭味,影響左右鄰居。”于伯成坦言。 “現在雞籠都是采用垂直型,通過糞帶將糞污清理出去。所以現在整個雞舍的環境、蛋雞的成活率、健康狀況比較好,產蛋率也提高了。”徐曉軍介紹,“2024年,將圍繞蛋雞糞污的綜合利用繼續推進。重點推廣槽式發酵堆肥處理技術,經過處理的雞糞變成商品肥,可以進入市場,省里還直接對這種糞污處理場發放有機肥生產許可證。”
“糞污經過發酵處理,變廢為寶,主要供魚塘養殖、蔬菜種植使用,價格在800元一噸左右。”分界鎮玉林家禽養殖場業主王玉林表示,解決了養殖環境、疾病防控兩大瓶頸問題,養蛋雞的勁頭越來越足。截至目前,玉林家禽養殖場存欄蛋雞已超過5萬羽。
編輯:姜景旸 王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