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一二三產融合“強村公司”聚力興村富民
春節臨近,泰興市姚王街道桑木村也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2024年1月6日,在泰興市東郊森林公園入口,蘇州市民奚亞波帶著上海、無錫等地共同返鄉的親朋好友在公園內休閑散步,合影留念。自從發展鄉村旅游以來,桑木村的民宿、垂釣、觀光等旅游觀光服務逐漸完善。“變化非常大,不僅森林公園的配套設施越來越完善,村里的交通越來越便利。”蘇州市民奚亞波說。
桑木村的提升變化,得益于村集體“強村公司”的探索。近年來,該村借助森林公園創建的發展機遇,挖掘旅游“三寶”:特色森林生態、鄉村主題民宿和自然露營基地。為了把生態資源做出更高價值,桑木村成立實業有限公司,與本地餐飲企業合作,招引落戶田園綜合體項目,總投資超1億元。同時整合村內零散土地,通過集體掛牌承租,招引果品種植、淡水養殖、露營體驗等多樣經營主體,提供物業管理服務。“2023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1000元,綠色資源帶來的生態優勢正在不斷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姚王街道黨工委委員、桑木村黨委書記吳晶說。
“強村公司”是城鄉資源重新配置的新方式,打破了以往單打獨斗、各自為戰的局面,增強了村居自我“造血”能力。近年來,泰興市各鄉鎮村居因地制宜,攜手民企、國企,嘗試開展“村村聯辦”“飛地抱團”等多種“強村公司”發展模式,增強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促進集體經濟從“保底型”向“發展型”轉變,努力探索出“生態+產業”的鄉村振興有效途徑。
蔬菜產業是廣陵鎮打造的特色生態農業。2023年9月,廣陵鎮與相關村居“強村公司”和上海農科院蔬菜園藝所三方合作,廣陵鎮整合土地資源、“強村公司”投入資金、上海農科院派駐科技研發人員,新建種苗孵化、農殘檢測等功能型連棟大棚及配套設施,計劃培育推廣近百個蔬菜新品種和綠色高效種植技術,進一步降低蔬菜種植成本、提高產業質效。2023年,堅持做強蔬菜產業,規劃投資5000萬元規模的蔬菜產業園,打造蔬菜科技園、蔬菜加工園、蔬菜物流園,吸納更多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加入,通過推進精品蔬菜綠色化種植、標準化加工和品牌化外銷,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濱江現代農業產業園,“強村公司”投資的一棟棟高科技含量的玻璃溫室大棚成為草莓豐收的“新密碼”。農業產業園成功引進3個草莓種植專業公司和1個蔬果種植項目,并在核心區投資1100萬元建設集育苗、種植、分揀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智慧農業中心,培育優質草莓苗,種植立體草莓和圣女果等高端水果。
“美景+產業”,濱江鎮碰撞出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更多可能。立足自身特色和優勢,濱江鎮以“強鎮興村富民”行動為抓手,打造了北片區濱江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南片區稻香花海兩大農業片區,培育了草莓、蜜梨、葡萄、櫻桃四大特色產業。截至目前,全鎮20個涉農村居中,有17個村規模化種植16個品種的特色果蔬,年產值超2.4億元。顧闞、馬甸、永新、新星等傳統村落也逐漸演變成了宜居宜業宜游的旅游打卡地,促進了全鎮鄉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多功能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
“強村公司”為村居植入了產業項目,增強了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資源營運、社會服務、訂單生產,促進農村經濟活躍發展。2023年,泰興市因村制宜落實村級增收方案333份、增收項目2894個, 現代農業、農產品加工與流通、勞務服務和鄉村旅游等蓬勃發展。
編輯:姜景旸 王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