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深國際智慧物流港區迎來首艘海輪靠泊
近日,“鼎鑫109”海輪徐徐靠泊深國際智慧物流港區碼頭,高效率開展全過駁作業,這標志著深國際智慧物流港區正式開港運營。
深國際智慧物流港區位于靖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總投資22.8億元。作為全省首批推進封閉式料倉的建設項目,深國際智慧物流港區項目于2022年3月啟動建設,聚力打造集“綠色、智慧、高效、安全”于一體的現代化港口碼頭,是江蘇省重大項目、省服務業重點項目,被列入全國重點外資專班項目,榮獲2022年度江蘇省公路水運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平安工地建設“省級示范工程”。 目前深國際智慧物流港區已順利通過一階段工程竣工驗收工作,成功取得港口經營許可證。港區使用長江岸線693米,建有10萬噸級碼頭泊位2個,泊位長度693米,可全天候滿足5萬噸級海輪靠泊和10萬噸級海輪減載或乘潮靠泊,設計年通過能力1360萬噸。 據介紹,“鼎鑫109”海輪長約209米,載貨量達6.3萬噸,到達深國際智慧物流港區碼頭后,流暢地完成靠港、靠泊、系纜、查檢等步驟,順利開展駁載作業。 “海輪在港區裝卸設備的作用下,實現全自動過駁貨物,并經由傳送帶將貨物駁載至9艘江輪上。”江蘇興旺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濤介紹,通過江海換裝,江輪滿載后,沿著長江溯流而上,將貨物送達上游電廠,為今冬的“迎峰度冬”提供能源保障。 按照港區目前配備的裝卸設備效率,整個過駁作業正按照最快速度進行。實施過駁作業的裝船機額定效率達到5400噸/小時,卸船機的額定效率達到1800噸/小時,均是長江沿線同貨種效率最高、外形尺寸和整機重量最大的裝卸設備,負責運輸的皮帶機寬度達到2.2米,為長江內河港口輸運散貨物料“最寬”的皮帶機,可有效減少灑料,最大化保護環境。 智慧高效是深國際智慧物流港區的顯著特色。作為江蘇省重大項目,深國際智慧物流港區在項目工程技術創新進步等方面先行先試,在沿江港口工程首次成功應用裝配式預制下橫梁技術,配備智能化物流裝卸輸送系統和數字化堆場管理、智能化無人值守、全封閉干煤棚、光伏發電等智能環保設備,建設國際領先的現代化智能物流樞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