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入企診斷+外出研學”助力工業企業“智改數轉”
近日,泰興市組織觀摩研學團走進周邊優秀科技企業實地觀摩學習。據了解,此次學習培訓匯聚18家高端服務商,采取“入企診斷+外出研學”的方式,為373家規上工業企業“號脈開方”,助企“智改數轉”。 解放思想,企業舞臺更寬廣
透過長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18650高倍率鋰電池”生產車間玻璃窗,幾名“全副武裝”的技術人員緊盯全流程生產管理系統,從原材料到產品入庫過程,通過幾個按鍵實現“上料—勻漿—涂布—分切—卷繞—入殼—注液—封口—化成分容—包裝”。“我們整合MES系統、WES物流軟件、托盤追溯平臺為一體,車間的信息化得到提高;動力型鋰電池日產量提升至60萬只;不良率由3%下降至1.2%。”公司企劃部部長葉晶娟介紹,2023年企業在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優秀場景評選中取得兩項好成績,這是企業發展厚積薄發的成果,也是政府不斷引導企業解放思想的成果。 多方聯動,眾人拾柴火焰高 “一開始我是反對診斷的,因為企業內部生產管理流暢、外部訂單市場穩定。但隨后的競爭更加激烈,企業面臨的形勢變得嚴峻。”潤泰化學(泰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偉說,“在困難的時候,‘智改數轉’專員來了,他們不僅幫我們解決了現實困難,更指出了企業與信息化時代發展不同步的問題。”根據診斷團隊開出的“藥方”,潤泰化學內練真功,加大智能化數字化技改項目投資,實現產品設計、制造、倉儲一體化;外練通聯,鏈接工業互聯網供需平臺,加大上下游企業協同,形成網絡化企業集群。特別是,企業今年創成了省級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月均產值較之前增長20%,訂單量和客戶滿意度也得到逐步改善和提升。
2023年,泰興市發布“50家重點企業,30家成長型企業”名單,加強典型示范引領,培育智能制造標桿。同時,分類實施、一企一策,推動航母級企業爭創國家級“數字領航”、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和省級智改數轉標桿企業;推動10億元以上企業,聚焦生產和產品兩個維度,爭創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推動億元以上企業,提升精益生產,爭創省級智能制造示范車間;鼓勵中小企業實施數據業務上云上平臺,推動省級星級上云入選。 作為省工業互聯網重點平臺的企業,江蘇贏勝節能不斷醞釀轉型升級。點滴匯聚,涓流成河,從A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和三星級上云開始,江蘇贏勝節能已成為行業巨頭,并開始踐行“源自制造業,服務制造業,提升制造業”的目標。今年,獲評省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省5G工廠、3個智能制造示范車間。
今年來,圍繞企業發展實際需求,泰興市先后組織企業家座談會、CIO大會等10余次,組織150余家企業赴浙江、蘇南等地區,實地參觀學習,解放思想,形成轉型共識。“智改數轉“診斷工作,不僅要讓服務商走進企業,解決發展瓶頸問題;還要邀請企業負責人走出去,開拓視野,解放思想。泰興市將持續把“智改數轉”網聯工作作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舉措來抓,做到持之以恒,目標必成。
編輯:姜景旸 王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