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港航一體化信息系統在全省近400個碼頭推廣使用
泰州港航一體化信息系統運行一周年來,已在全省近400個碼頭推廣使用。其中,泰州港已有15.9萬艘次船舶、15.8萬票貨物通過系統申報作業,泰州海事轄區54家經營性碼頭已全部使用,覆蓋率達100%。
據了解,該系統由泰州海事、交通運輸和工信部門協同國有企業聯合開發,為港航企業提供了“定制/接線版”“簡易版”和“全能版”三個版本,助力港航產業高質量發展。系統可實現碼頭對商務管理、船舶調度、作業線動態及作業機械、計量磅機、人員等實施精細化管理,形成“一貨一單、一船一檔”,實時掌握碼頭生產進度,大幅提升泊位利用比率和生產作業效率。 “系統運行以來,已有6000艘船舶靠泊我們港口,將船舶進出港工作提前線上辦理,每艘船平均能節約2小時左右時間,大大提升了碼頭周轉效率。”泰州港務集團商務處處長孫煒說。 “益峰貨1088”船主袁鵬飛深有體會。他說,該系統比較實用,以前要來來回回跑好幾趟,現在申請泊位、貨物進港預報、靠泊作業等全在網上填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據介紹,通過橋架新造船全鏈條管理平臺,該系統還可實現對轄區所有新造船舶的全流程管理。此外,靜態業務辦理、下水、試航等15個船舶建造關鍵節點信息可實時查看。截至目前,通過該功能,泰州海事部門已對泰州沿江23家船廠、266艘累計1995萬載重噸運力的新造船舶實施了建造全過程的線上閉環管理。同時,該系統已開展干散貨選船2.2萬艘次,及時處理申訴247次,已累計拒絕低標準船舶進港212艘次,對碼頭實施聯合懲戒9次,約談碼頭12次。 針對泰州沿江7個內港池,該系統利用現實增強技術,在全景CCTV畫面中劃分內港池功能區,可實時顯示港池船舶清單并自動推送風險船舶預警,實現了內港池船舶的一船一檔、精準規范管理,打造了“標準化建設+智能化管理”的內港池樣板。自系統上線以來,已有18539艘次船舶通過該系統完成錨泊確認,初步實現“無計劃不進港、無計劃不錨泊、無計劃不待閘”。 據了解,該系統還集成了港區內拖輪、岸電、污染物接收、交通艇、物料供應等配套資源和服務信息,有效解決了船員水路交通難、加油難、購物難、看病難等難題。
編輯:姜景旸 王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