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關注老城區老小區老居民,把民生工程做到群眾“心坎里”
腳手架搭設完畢,施工隊已全面進場。近日,在興化市昭陽街道海池社區長建樓,看著張貼在小區入口處的“民生工程人民監督”公示欄,馮麗華大媽松了一口氣。“老姚是我鄰居,為人公道、辦事認真。”馮大媽快人快語,“由他擔任人民監督員,我們放心。” 今年,興化將15個小區列入全市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涉及106棟3592戶。而對于各個改造項目的人民監督員人選,居民很是上心。
老舊小區改造,既要解決小區的“面子”問題,又要改出“里子”的含金量。據介紹,近年來,街道社區選聘一批“有能力、有熱心、有威望、有公心”的老黨員、老干部擔任人民監督員,當好居民與施工方之間的紐帶。同時,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通過改造,提升了城市老舊小區的居住環境、設施條件、服務功能,滿足了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需要。 過去,每逢梅雨季,城堡新區一些低洼路面就會出現積水,給居民出行帶來不便。經過雨污分流改造后,這一“老大難”得到解決。居民季進富說,今年下了幾場暴雨,小區都禁受住了考驗,路面基本沒有積水。近兩年,經過改造的6個小區,路面積水問題都得到了很好解決。
為解決小區內“飛線充電”問題,興化投資近5000萬元在小區新建充電棚約35000平方米,成為小區一景。今年興化市還下調了小區電動車充電棚收費標準,與居民家用電收費標準一致。景范社區居民丁福蘭奶奶做了比較:“現在一輛電動車充滿電的費用,還不到過去的一半。” 興化市關注老城區,關注老小區,關注老居民,通過改造讓老城區的公共基礎設施得到完善,不斷提升廣大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編輯:姜景旸 王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