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姜堰:“無人農場”擦出農業現代化“火花”
2023-10-05
瀏覽次數:
大中小
在泰州市姜堰區三水街道的井賢農場中,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把338畝的農場圍了個遍,滿眼的稻穗笑彎了腰。這個不大不小的家庭農場,不僅僅是江蘇省無人農場的示范點,也是姜堰區千余個家庭農場中首個建起的“無人農場”。農場主姜井賢也是姜堰區僅有的一個“全國種糧先進個人”,榮獲農業部“勞動模范”稱號。文化水平不算太高的他,讓“無人農場”碰撞出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火花”。 過去在農場,從播種、田管、收割都是姜井賢夫妻倆一手操辦,一到農忙,田間就“人山人海”,晴天曬,雨天干,幾乎沒有空閑時間。這幾年,井賢農場發生了質的變化,姜井賢用上了新裝備。大型拖拉機、免耕機、播種機、無人植保機、自走式條播機……一應俱全;電腦、手機也成了“新農具”,連上網,全程監測田間作物生長情況。 沒有新農機的時候,治蟲害一個工人一天最多防治25畝,農場每天用工都在20人以上。現在,無人植保機來回一飛,一天就能防治田塊500多畝。 姜井賢種田不僅“玩”上了新農機,還用上了高科技,他與揚州大學農學院聯手,在田間測量甲烷揮發情況,種上了“生態田”。 井賢農場“減肥、減藥、不減產”。農作物防治病蟲害用的是生物防治法,路道旁的花草樹木是害蟲最佳的產卵地,田間的誘殺燈專殺害蟲,就連肥料也用上了生物肥。 姜井賢告訴記者,去年小麥畝均產量比往年提高了60公斤,水稻畝均產量比往年提高了70公斤。 無人機械著實讓井賢農場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水稻馬上進入成熟期,姜井賢只管動動手指,向無人機械“發號施令”,就可以盡情享受豐收的喜悅。閑賦之余,姜井賢又一頭扎在搗鼓新裝備之中,繼續探索井賢農場自動化、信息化、數據化的發展方向。
來源:泰州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