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老舊小區“精彩蝶變” 幸福感“原地升級”
老舊小區改造事關民生福祉,也是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切入口。今年,靖江市持續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在已改造65個小區的基礎上,繼續實施38個老舊小區改造,改造面積約34萬平方米,涉及樓棟122棟,惠及戶數2586戶。 讓老舊小區在破“舊”立“新”中實現蝶變
積水路面鋪設瀝青、加裝路燈和監控、治理空中“飛線”……位于靖江市靖城街道虹橋社區的揚子花苑小區環境改善,居民們心情愈發愉悅。 市民孫美琴已在揚子花苑小區居住了近20年,兩年前,小區每到下雨天就出現積水,她十分苦惱。今年1月,小區順利完成改造,平坦干凈的路面、整齊劃一的停車位、修剪有序的綠樹花草、科學布點的監控設備讓原本破舊的小區舊貌換新顏!耙郧斑計劃著搬走,現在我們哪兒都不想去,小區里的設施一點不比新樓盤差,住在這很舒服!”孫美琴說。 近期,靖江市光明小區改造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居民錢立漢表示,他看到工人們正在更換樓道破損窗戶、樓道燈,環境正在變好,鄰居們經過樓道時的笑容都變多了。
為不斷提升老舊小區改造水平,靖江市成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攻堅支部”!肮灾Р俊睊煦^各個改造小區,支部成員下沉到所有改造小區,緊盯工程項目堵點和痛點,一線推動,確保改造工作安全、按時、保質。
政府出“菜單”百姓來“點餐” 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居民訴求不盡相同,眾口難調,如何解決?在改造中,靖江市始終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以政府出“菜單”、居民來“點餐”的方式進行改造。
靖城街道是靖江老城區所在地,也是靖江市老舊小區改造的“主陣地”,共有398個城市小區,其中建于2000年前的老舊小區296個。近些年,老舊小區改造是必答題,靖城街道積極鼓勵居民出資、出智、出力,參與老舊小區改造全過程,著力解決老舊小區基礎設施缺失、功能配套不全等問題,切實改善居民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新建社區“小凳會議”、雙港路社區“圓桌會議”……每個小區的改造,都要歷經十多場協商議事。靖城街道還發出意見征集表20000余張,收集有效意見建議550余條,根據“居民設計師”們的建議,形成了“一區一案”,真正讓改造順應民意。 揚子花苑小區管理負責人劉惠元介紹,揚子花苑小區被列入改造后,小區業主積極籌備成立業主委員會,讓居民廣泛參與小區治理,做到民事民議。
既改面子又改里子 老舊小區改造是個長期工程,針對每個改造后的老舊小區,靖江市建立并落實長效管理機制。 始建于1995年的江山小區是靖江老舊小區改造的經典案例,曾獲評省級宜居示范居住區,小區改造后除了刷新立面、增添綠化等“面子”問題,更多的是想把小區自治管理的“里子”做得更扎實一些。
“小區改造得這么好,大家一定要好好保護!”“我覺得社區要牽頭,建立獎懲機制!”“保護小區還是靠自覺!”……江山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會議室里時常開展這類討論。為了合力構建共享共治長效管理機制,靖城街道江山路社區搭建起黨委+業委+樓道長+網格員的網絡架構,推行巡防機制、鄰里互助機制、矛盾協調機制、積分兌換機制,發揮居民自治之長推進基層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編輯:姜景旸 王晶 (靖江市融媒體中心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