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在雪域高原共譜新時代“山海情”
近日,在西藏自治區曲水縣人民醫院,江蘇泰州援藏醫生、曲水縣人民醫院超聲科主任陳晴玉正仔細為藏族患者做心臟彩超。而在她援藏前,該醫院是無法提供這項服務的。
“這邊處于高原環境,心臟病患者相對多一些,我們縣醫院力量比較薄弱,希望能有一位心臟彩超的專家過來帶教指導。去年,陳醫生過來了,心臟彩超業務在她的帶動下開始為本地廣大居民服務。”曲水縣人民醫院院長宋江華說。 其實,陳晴玉的愛人夏建國也是一名援藏醫生。2021年3月起,夏建國作為第十五批援藏醫療隊泰州組組長,已在西藏工作一年。陳晴玉說:“經常聽他講在曲水縣人民醫院的工作和生活,了解到他們為減輕患者痛苦、減少病患經濟負擔、提升患者就醫體驗所做的努力,覺得在這邊確實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去年聽到有符合我專業的需求,我就報名了。” “在陳老師的帶領和指導下,現在我和另外兩位同事都可以單獨完成常規的心臟彩超檢查,不過遇到疑難的還是要向陳老師請教。”曲水縣人民醫院超聲科醫生仁增旺姆說。 克服著高原環境對身體的影響,除了完成醫院的工作外,陳晴玉還積極參加下鄉體檢義診等活動。“在工作中發現,這邊有不少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小患者,這和當地居民產檢意識不強有一定關系,看到后覺得挺可惜的。通過我們多次下鄉義診、宣傳,現在當地居民對產檢的意識比以前強多了,也會及時地檢查,遇到問題也愿意進一步交流,積極采納我們的建議。”陳晴玉說。 “進藏為什么?在藏干什么?離藏留什么?”這是每一位和陳晴玉一樣來到西藏的援藏干部人才腦中始終盤繞著的三個問題。2022年6月,泰州第十批援藏工作組帶著組織的重托,遠赴曲水縣開展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進藏一年多以來,泰州援藏工作組始終牢記職責使命,創新援藏項目管理機制,不斷加快援藏項目建設進度,贏得藏區群眾的稱贊。 曲水縣牦牛暖棚建設項目位于海拔4300米以上的山溝中,工作組在項目部設立了第一個黨員聯系點。該項目總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于今年5月底竣工,建成后可滿足飼養牦牛430頭,帶動10余名當地群眾就業。 曲水縣供氧工程是泰州對口支援建設的重大民生項目,分為五年五期建設,擬將供氧設備覆蓋至全縣相關重點室內場所,為高原地區建設用氧保障體系打下堅實基礎。因此前受疫情影響,供氧工程施工進展一度較為滯后。工作組的同志堅持奮戰在一線,排查影響復工復產的難點堵點,加大項目推進力度。去年底,一期供氧工程竣工,共安裝各類制氧機326臺、智能彌散終端358個。目前,工作組正繼續推進供氧工程建設,為廣大干部職工創造更好的吸氧用氧環境。 曲水縣委副書記、縣長湯官中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親切關心下,在江蘇省和泰州市的無私援助下,曲水縣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0億元大關,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3萬元。群眾的“飯碗”多起來了、“荷包”鼓起來了,經濟發展蒸蒸日上、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群眾生活幸福安康。“我代表曲水縣委縣政府和全縣4.2萬名干部群眾向江蘇省、泰州市的大力支持和無私援助表示衷心的感謝!我相信在一代一代援藏干部的辛勤努力下,‘蘇拉一家親、泰曲心連心’的情誼會更加深厚,泰曲兩地的發展合作會更加緊密,泰州和曲水的明天會更加美好。”湯官中說。 據了解,“十四五”以來,泰州援藏工作組已先后建設完成才納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雅江高原生物產業園標準化廠房一期等14個援藏項目。下一步,還將繼續建設幸福驛站、雅江高原生物產業園標準化廠房二期、鄉鎮鄰里中心等一批產業援藏、民生援藏項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