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更友好
青年更有為
人才更出彩
8月31日,全市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設大會召開。市委書記朱立凡出席會議并講話,強調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推進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設,在現代產業吸引人、優越環境留住人、創新生態成就人上下更大功夫、求更大突破,以“友好溫度”彰顯“城市態度”,以“青年活水”激發“城市活力”,以“人才出彩”贏得“城市精彩”,真正實現青年和人才與泰州的雙向奔赴、雙向賦能,攜手建設一個立業無憂、生活無慮、發展無限、選擇無憾的城市,讓更多的青年和人才成為“年輕泰”的最佳“合伙人”,讓更多的青春夢想在泰州揚帆起航,讓更多的人才之花在泰州競相綻放。

市委副書記、市長萬聞華主持會議。市領導張余松、盧佩民、孔德平、張小兵、劉霞、徐克儉出席會議。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梁三元作政策解讀。

朱立凡在講話中指出,青年和人才是城市創新發展、永續發展的活力所在、希望所在。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市戰略,強化制度創新、政策支持,細化推進機制、服務舉措,政策體系更為全面,產才融合更顯效能,人才生態更具引力,在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設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當前,泰州產業進入集群融合發展黃金期,交通進入綜合樞紐形成期,城市由成長期跨入成熟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渴求青年和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條件成就青年和人才。
朱立凡強調,要傾力筑牢產才融合基石,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聚焦以產聚才、以才興產,持續深化“三比一提升”行動和“畝均論英雄”改革,不斷壯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層次,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增強對青年和人才的承載力、集聚力和吸引力。要傾心優化創新創業生態,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突出企業主體、平臺載體、人才支撐協同發力,打好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戰,為集聚高水平創新人才、推進科技自立自強打牢基礎。
朱立凡指出,要傾智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以“一軸一核三極三城”建設為引領,更加注重青年和人才參與重大項目、重點街區規劃設計的廣泛性,更加注重消費場景、文化設施與青年和人才特征的契合性,更加注重“運動”“時尚”“文化”等元素的導入,在推進城市更新上匯聚更多青春智慧,在提升城市能級上體現更多青春氣質,不斷深化拓展祥泰之州、健康名城的城市內涵和氣質。要傾情做好人才服務保障,堅持青年和人才所需就是服務所向,深化“‘泰’愛才、最‘州’到”品牌建設,提升共情能力,堅持用戶思維,加強服務集成,突出解決好“落腳地”“另一半”“下一代”三個問題,切實增強青年和人才的獲得感。
朱立凡強調,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設既是一項長期戰略任務,又是一個重大現實課題。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不動搖,切實強化組織領導、宣傳引導,強化上下聯動、左右協同,不斷健全工作體系、推進機制,緊扣重點任務同軸共轉,緊盯政策落地同向發力,緊跟青年人才需求同頻共振,為促進青年和人才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和堅強保障。

萬聞華在主持講話時指出,各地各部門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上來,堅持目標必成、凝聚整體共識,堅持狠抓落實、塑造整體優勢,堅持齊抓共管、形成整體合力,著力打造近悅遠來的青年和人才生態,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泰州新實踐匯聚青春動能、注入人才動力。

會議發布了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設重點舉措,包括政策體系、十件實事項目、“111”人才服務日工作機制、“泰州日”走進高校以及“泰有引力周末嘉年華”下半年活動地圖等。聚焦“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設”主題,智聯招聘、36氪、科銳國際等專業機構以及海陵區,從不同角度作交流和分享。
會議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各市(區)設分會場。與會人員觀看了泰州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宣傳片《泰有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