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海陵:“鳳小美”打造家門口的“幸福園”
在泰州市海陵區智堡后河橋,原本單調的混凝土橋身“穿”上了彩繪。畫面中,桃紅柳綠,鳥兒在枝葉間歡唱,一幅田園風光美好景象。橋身上精致的彩繪與道路兩側蔥蘢的綠植相互映襯,相得益彰。
這是今年海陵區實施的“鳳小美”城市文化綠地項目之一。 “海陵區城市建設用地空間有限,為破解這一難題,我們創新開發‘鳳小美’城市文化綠地項目,利用零散地塊打造風格各異的街頭游園。”海陵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自2016年開始實施,截至目前已累計建成各類游園100余個,在顯著改善城市環境面貌、提升園林綠化品質的同時,也為老百姓打造了一個個家門口的“幸福園”。 “鳳小美”城市文化綠地項目,顧名思義,即“鳳城小而美”項目,指充分利用街頭巷尾、小區周邊的老舊綠地、空閑地、撂荒地等邊邊角角的開放空間,以及長期散落或隱藏在城市結構中的小微地塊進行綠化建設,以小投入、微整治,改善市區環境面貌,提升園林綠化品質,增強城市宜居程度。在項目建設中,有機嵌入城市文化元素,注重歷史原貌和區域文化的有機結合,打造泰州獨特的城市名片,不斷提高城市文化軟實力。
為響應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號召,海陵區大力建設口袋公園,今年新建提升5處游園,增綠10萬平方米。目前,已建成吳陵路與迎春路交叉口西北側游園。下一步,將推動部分機關拆墻透綠、河影杉林口袋公園、森園路和揚州路綠道提升等綠化項目建設進度。
今年以來,海陵區積極探索橋體美化新思路,立足本地文化,對運河路草河橋等7座橋梁實施彩繪美化工程。該區還將實施海陽路垃圾中轉站、東進路過街通道立體綠墻、全民健身中心屋頂綠化等立體綠化項目,用立體綠化景觀為城市形象“增顏添色”,讓“鳳小美”更美。 鄉賢文化也是“鳳小美”城市文化綠地項目建設內容之一。今年,海陵區傾力打造引鳳路廉潔文化一條街,拓展豐富廉潔文化陣地,讓廉潔文化融入城市建設和百姓生活,形成具有海陵特色的“歷代先賢家風園”。
“鳳小美”城市文化綠地項目是在公園城市理念下開展的有機更新,采用保護傳承、優化改造、拆舊建新等更新方式,實現保留與改建相結合。“鳳小美”城市文化綠地項目深化開發“紅色文化、教育文化、鄉賢文化”三個主題,對海陵區歷史文化資源進行全方位、深層次保護與挖掘。通過擦亮“鳳小美”,點“靚”城市暗角,扮靚城市顏值,打造獨特的城市名片,營造“人林共生”的園林城市。
編輯:姜景旸 王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