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餐飲 | 舌尖上的“文明”成為新“食”尚
“建議您先少點一些,不夠吃再加單,可以避免浪費。”端午節一早,泰州市區老祥和早茶店內座無虛席,有不少對泰州早茶慕名而來的游客。趙先生帶著一大家子來吃早茶,跟隨人流,有序排隊等位點餐。服務員在一旁溫馨提醒,引導他們適量點餐,避免舌尖上的“浪費”。 如今,餐飲行業回暖,市民消費熱情高漲。端午假期,記者去往泰州市大大小小的餐飲店探訪,發現不少“網紅打卡店”是一座難求。有序排隊、按需點餐、使用公勺公筷、主動打包、光盤行動……在“逛吃逛吃”的同時,大家也沒有忘記舌尖上的“文明”,這些新“食”尚隨處可見。 走進當地一家人氣很旺的飯店,記者看到,服務員主動詢問客人是否需要打包服務,不過多數客人都做到了“光盤”,吃不了也會“兜”著走。“端午期間,我們飯店都會準備很多粽子,總是存貨超量。”飯店副總經理倪海娣介紹,他們舉辦了“釣粽子”活動,釣到的粽子免費拿走,不少客人躍躍欲試。既渲染了端午節日氛圍,又避免了食物浪費,一舉兩得! 此外,記者走訪發現,多家飯店推出了“小份菜”“半份菜”。“我覺得這樣真的很合理。有時候人少,點兩三個菜就已經吃不掉了,現在推出這種小份菜、半份菜,不僅不浪費,還能嘗到更多品種的美食。”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她和閨蜜出來吃飯,都是點這種“小份菜”“半份菜”,幾乎每次都能“光盤”。 據悉,2021年底,由泰州市市場監管局牽頭制定的《公勺公筷使用規范》江蘇省地方標準正式發布。“我們酒店對反浪費引導一直很重視,如今剩飯剩菜的情況已經越來越少了,像這幾天端午假期的消費高峰,都幾乎沒有剩飯剩菜現象,再加上現在‘公勺公筷’是每桌的標配,即使有時候剩菜多,顧客也更放心、更愿意打包了,大家逐漸養成了良好的文明就餐習慣。”泰興一家酒店餐飲部經理葉軍鳳說。 出臺多部“制止餐飲浪費”地方標準、組織開展相關專項培訓、健全完善相關工作制度,將“制止餐飲浪費”納入品牌店、示范店等創建活動評選標準,推動餐飲服務單位設置宣傳告示牌、推廣“小份菜”“半份菜”與打包服務,引導消費者使用公勺公筷、踐行“光盤行動”,開展“反餐飲浪費”進校園主題活動,建設“食物驛站”……近年來,泰州市多措并舉,將制止餐飲浪費納入食品安全監管,貫穿餐飲加工服務全過程,讓“文明餐飲”蔚然成風。
來源:泰州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