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總產量達108.9萬噸!泰州夏糧面積單產和總產齊增
據農情調度信息顯示,截至6月10日,江蘇省泰州市小麥已收獲252.8萬畝,收獲進度99%,標志著泰州市夏收基本結束。今年夏熟生產形勢總體較好,預計小麥面積255.2萬畝、單產426.9公斤、總產108.9萬噸,分別比上年統計定案數增0.9萬畝、增29.8公斤、增7.9萬噸。
據介紹,今年夏糧表現為面積、單產和總產齊增形勢。小麥產量結構表現為“兩增一平”,即穗數、粒數增,千粒重持平。每畝穗數34.9萬,同比增0.24萬;每穗粒數34.81粒,同比增0.24粒;千粒重預計40.3克,同比持平。在增產的同時,今年小麥質量普遍較好,容重普遍在800克/升以上,高于790克/升的一級指標。
此外,今年小麥的高產典型特別多。近期,泰州市組織相關專家對全市部分小麥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片進行實收測產,實收16塊田、平均畝產664.6公斤,同比去年614.8公斤增49.8公斤。6月2日,省專家組對姜堰區白米鎮和平村的小麥體系產業基地實產驗收,經過丈量、收割、過磅稱重、嚴格測定籽粒含水率等一系列操作,最終測定最高畝產達到685.9公斤,單產水平位居蘇中第一。6月3日,泰州國調隊在泰興市新街鎮小謝家蕩村整收整測實割14畝,平均畝產超過626公斤。6月7日,省專家組對興化市釣魚鎮小麥綠色高質高效示范片實產驗收,最高田塊畝產達663.3公斤。省專家組對興化市周莊鎮的揚麥28示范方、姜堰區白米鎮的揚輻麥13示范方實產驗收,畝產分別為610.1公斤、604公斤。
據分析,今年夏糧取得豐收,主要得益于種得足種得好。泰州市政府專門發文將糧食生產目標分解到各市(區),將糧食生產目標納入年度農業農村重點工作目標管理,強化績效考核。及時落實“一噴三防”補貼和種糧農戶一次性補貼等各項惠農政策,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成立夏糧生產督導組、召開春季農業生產現場會、組織創建60個小麥綠色高質高效示范片(百畝方)等,推動各項措施及時精準落地,帶動大面積平衡增產。
同時,技術部門服務到位。組織成立農業技術專家服務團隊,為全市種糧農戶提供“7天×24小時”農技服務。全面推廣鎮麥12號、揚麥25等高產穩產品種。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苗情調查會商,及時掌握農情、苗情、災情和病蟲情,多次專題召開小麥春季苗情會商會、小麥穗期病害防控形勢分析會等,突出高質量播種、春季高效田管和穗期病蟲害綜合防控三個關鍵時期,及時制定并廣泛宣傳科學田管技術意見,確保關鍵技術落實到位。
此外,關鍵高產技術措施應用面積大。全市小麥適期播種面積227萬畝,比前幾年大幅增加。機械條(勻)播面積達221.6萬畝,占87%,其中機械條播131.4萬畝,超過50%;配套機械開溝88.3%,小麥藥劑拌種(包衣)率達60.4%。鏵犁耕翻整地57.4萬畝,因苗適時適墑鎮壓207.7萬畝,施用拔節孕穗肥225.8萬畝,葉面肥噴施220.7萬畝。分蘗期化調、拔節前化控技術被種糧大戶廣泛采用,有效保證了小麥穗數很足卻沒有發生大面積倒伏,保證了全面平衡增產。
今年的氣候也是創造高產的重要因素。秋播階段,墑情適宜,播種進度快、出苗好、基本苗足。播后墑情有利于小麥封閉化除,返青后的春季化除有利窗口期相對較長,雜草防控效果好,雜草危害明顯較輕。整個生育期積溫總體偏高,去年11月1日至今年5月31日,有效積溫為2292.9℃,比上年多38.1℃,比常年多300.3℃,有利苗情轉化且沒有出現嚴重低溫凍害,返青拔節期全市一二類占比90%以上,苗情是歷史同期最好水平。3月中旬的及時有效降雨,十分有利拔節孕穗肥發揮作用。抽穗揚花期雨水少,加之組織防治有力,赤霉病、白粉病等病蟲害發生很輕、影響小。 在夏收工作緊鑼密鼓進行的同時,全市各地夏種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推進。截至6月10日,全市水稻已播種27.07萬畝,播種進度超過10%。
編輯:姜景旸 王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