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批比之前快多了,服務也很周到,項目開工時間比預期提前了1個多月!”近日,江蘇奧凱環境技術有限公司三期施工經辦人王曉,從靖江市行政審批局領到了“超時默認”新政推行后頒發的施工許可證。奧凱新建項目總投資1億元,將新增廠房面積4045平方米,預計今年底建成。

同一天,在“證照聯辦”模式下,靖江心連心醫藥連鎖有限公司一次性辦好了新門店的營業執照、藥品經營許可證、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食品經營許可證、執業藥師注冊證等所有證件,省去了“分頭跑、挨個辦”的麻煩。
政務服務一小步,便企惠民一大步,企業和群眾的幸福指數就會明顯提升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靖江市以“保姆式”服務態度,變“企業群眾辦”為“政府貼心辦”,著力打造有速度有溫度的政務服務品牌。
為項目推進“加速度”,給項目建設“開綠燈”,“靖省心”工作室明確的“項目全程服務、項目全托服務、項目全能服務”三大服務承諾,尤其讓投資客商印象深刻。
據介紹,“靖省心”工作室從該市七個部門各選調一名骨干,全職參與,提供24小時熱線服務,項目審批全流程可在工作室內部流轉交辦,實現跨階段申請、多個許可證集成辦理,破除企業“多跑”、部門“多頭”的弊端。工作室還針對不同項目逐個生成個性化服務清單,將“店小二跑腿”升格為“項目管家包保”,提高一次辦理成功率,真正降低企業報審成本。
與此同時,今年靖江全市億元以上產業項目的行政審批均實行“超時默認制”,項目從立項到竣工納入超時默認的審批事項共25項,涉及立項、規劃、施工許可等,各審批事項均確定超時默認審批時限。通過實施超時默認制,全流程審批時限壓縮至30個工作日內。
除了緊盯工程項目領域“大事要事”,同樣緊盯市場服務領域“急事難事”以及為民服務領域“薄弱環節”。靖江市在市政務中心各業務專區、各分中心及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設立24個“辦不成事”服務專窗,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內外聯動”的便民惠企“兜底”服務機制。同時探索推行“首席政務服務員”制度,首席政務服務員上崗后,不僅要“面對面”或“一對一”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政策解讀、流程指導、答疑解惑等政務服務,還要積極向辦事企業和群眾了解難點、堵點原因,現場收集意見建議,并反饋給相關科室或窗口,確保問題及時得到解決。“首席政務服務員”分為AB崗,通過A崗帶B崗,相互補位、以帶促學,確保服務不斷檔。

而從“窗口辦”到“就近辦”,不斷延伸的服務觸角,也給企業群眾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真正實惠。靖江市推出“政銀合作”“政郵合作”服務模式,實現“審批事項線上線下申報,審批結果快遞送達”。斜橋鎮郵政支局成為“蘇服辦”便民服務點,將交管、醫保、社保等多個高頻服務事項下沉辦理,幫助群眾“多點可辦、最快辦好”。深入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通過全程網辦、異地代收代辦、多地聯辦等,推進人社、醫保、公安等135個高頻事項實現“跨省通辦”,群眾異地辦事更便捷。
今年4月起,靖江市還組建起“三色”馬甲政務服務先鋒隊,“紅馬甲”安排在政務服務大廳的咨詢臺、志愿者崗,提供咨詢、導辦、查詢、投訴等服務;“藍馬甲”安排在各服務專區,協助辦事企業和群眾完成申報、自助辦理等業務,減少群眾排隊等候時間,做好協助和幫辦工作;“黃馬甲”由后臺相關窗口負責人組成,及時處理突發狀況,解決審批過程中遇到的疑難點,為前臺提供業務支撐。紅色導辦、藍色幫辦、黃色協辦,辦事群眾可一眼看到身穿馬甲的工作人員,根據自身需求尋求幫助。通過構建起服務群眾的三道保障,讓群眾享受到“一問就明白、一來就會辦、一次就辦成”的優質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