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吹麥浪綠漸黃,秀穗盈漿粒粒香。5月21日迎來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小滿。“小滿”意思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5月19日,“樂學泰州·二十四節氣”中外讀書交流分享會“小滿”主題閱讀活動在泰州市寺巷幼兒園舉行,孩子們在“百草園”里一起解讀“小滿”節氣。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活動在手勢舞《二十四節氣歌》中拉開序幕,孩子們用靈動的雙手和優美的歌聲歡迎小滿節氣的到來。
魯迅先生筆下的百草園,一花一木皆為玩伴,風吟雪落皆是童趣,讓人神往。寺巷幼兒園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人文資源、自然資源打造了屬于孩子們的“百草園”。孩子們親手種下近百種中草藥,結合二十四節氣傳統文化打造出中草藥園、中草藥博物館、農耕文化博物館。舞臺上,孩子們通過音詩畫的形式,帶領大家來到校園百草園,認識紫蘇、蒲公英、板藍根、杜仲、紫菀、鐵線蓮等各種中藥材。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活動中,寺巷幼兒園大5班潘其歡的家長介紹了她和孩子一起閱讀的日常,與小朋友們一起閱讀“泰好讀”原創繪本《向著大海,出發》,給孩子們講“海軍誕生地 水兵母親城”的故事。近年來,寺巷幼兒園一直開展“海娃課程”,培養了一批批聰明、智慧、勇敢、不怕困難、勇于探索的“小海娃”。幼兒舞蹈《夢遠航》也表達了小朋友們對人民海軍的深厚情誼。
幼兒園教師的詩伴舞《春江花月夜》、幼兒朗誦《唐詩里的中國》、幼兒舞蹈《憫農》等,讓大家體味到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及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淵源流長的經典詩文,是歷史長河中經久不衰的瑰寶。
寺巷幼兒園已將二十四節氣相關知識融入自然教育課程,在每個節氣來臨的時候,各班老師會帶領孩子們探索、了解二十四節氣的知識和習俗,選取孩子們最感興趣的節氣元素融入環境與游戲。“節氣和中草藥兼具自然與人文內涵。我們開辟了中草藥種植園地,孩子們可以自己種植各類中草藥。中草藥博物館展覽孩子們的收獲成果,讓孩子們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獲得知識、習得技能、得到成長。”寺巷幼兒園園長姚艷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