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加大高端船型研發,造船業高歌猛進領跑全國
江蘇靖江是全國最大的民營造船基地、國家級船舶出口基地。今年以來,靖江船企搶抓新造船市場保持活躍的有利時機,加大高端船型研發,強化精益生產管理,造船業呈現出高歌猛進的良好態勢,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造船指標繼續領跑全國。
走進江蘇新時代造船,各個生產區域都是一派緊張有序的繁忙景象。在智能化分段生產車間內,7000噸集裝箱船、5萬噸化學品船正在進行分段制作,船塢內、碼頭上,數艘20.8萬噸LNG雙燃料動力散貨船加緊搭載、舾裝,確保進度節點。 近年來,新時代造船主動策應“雙碳”發展戰略,在新能源船舶領域率先布局,積極開展LNG雙燃料動力船舶和LNG燃料艙的生產、研發,同時加大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造船,通過生產工藝的持續改進,不斷提高生產效率和產能。“我們將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增加雙燃料集裝箱船、LNG加注船、氨和液化石油氣運輸船等設計儲備,加速現有產品的迭代更新,推動產品向高端化綠色化方向發展。”船舶設計研究所開發室主任孫權表示。截止目前,企業已交付14艘船舶,在手雙燃料動力船訂單量居全國首位,生產任務排至2026年。
靖江市另一骨干船企揚子江船業也掀起了生產、交付高潮。根據企業新近發布的第一季度業績更新公告,今年以來,揚子江船業共交付船舶21艘,完成全年交船目標的36.8%。新接船舶訂單11.8億美元,占今年全年接單目標任務30億美元的39%。截至4月底,企業手持訂單達147艘,包含散貨船、LEG運輸船、LPG運輸船等,價值109.8億美元,繼續創造了中國民營船企手持訂單歷史最高紀錄。 龍頭船企訂單應接不暇,船舶配套企業同樣生產任務飽滿。江蘇亞星錨鏈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大型船用錨鏈、海洋系泊鏈及附件生產和出口基地,年產能達30萬噸,船用錨鏈和系泊鏈占全球市場60%以上。今年以來,企業各條產線開足馬力運轉,工作人員加班加點趕訂單,全力沖刺全年目標任務。“一季度生產總噸位22000多噸,同比上升23%,產值、總利潤分別上升了40%左右。”江蘇亞星錨鏈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維新介紹,在海洋平臺系泊鏈方面,企業繼續保持著和國內外知名能源公司的穩定合作關系,此外,風電項目訂單的大幅增加,也給企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數據顯示,今年1-3月份,靖江全市造船完工量23艘245.95萬載重噸,同比上升42%,分別占全省、全國、全球的51.4%、26.8%、11.7%;新接訂單20艘125萬載重噸,同比上升65.1%,分別占全省、全國、全球的20.8%、8.2%和5.2%;手持訂單227艘2177.5萬載重噸,同比上升5%,分別占全省、全國、全球的43.4%、19%、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