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糧食安全責任,傳承耕讀文化基因——江蘇稻米全產業鏈發展大會在泰州舉行
江蘇是我國重要的稻作發源地,水稻種植歷史超過8000年,享有“魚米之鄉”美譽。稻米不僅是 8500 萬江蘇人最主要的口糧,也是傳承耕讀基因、孕育江南水鄉文化的重要載體。4月14日至15日,2023江蘇·稻米全產業鏈發展大會在泰州舉行。 在新征程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稻米產業振興具有特殊意義。水稻是江蘇省第一大糧食作物。江蘇省把優質稻米列入全省重點培育的12個省級重點細分產業鏈之一,加快建設稻米全產業鏈,力圖盡快完成從抓生產到抓鏈條、從抓產品到抓產業、從抓環節到抓體系的轉變,積極拓展主導產業發展空間,以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農業強省建設。 據介紹,稻米產業作為泰州農業的支撐板塊和優勢產業,是泰州市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的重中之重,通過生態育稻、加工強稻、科技興稻、品牌名稻,全市稻米全產業鏈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歷經12年選育的優良食味粳稻“泰香粳1402”,最高單產達780公斤。全市共建成250萬畝優質稻米生產基地,獲批建設國家級稻米產業強鎮3個。 泰州市在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確保稻米穩產增產的同時,將進一步深化稻米全產業鏈建設,著力走出一條產業結構優、質量效益高、經營主體強、品牌影響廣的稻米全產業鏈發展之路,努力讓稻米產業成為“農民增收、企業增效、鄉村增色”的綠色產業、惠民產業、致富產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專家學者圍繞稻米品種的遺傳改良、米糠精深加工、水稻專業技術、全程品質控制,水稻全產業鏈健康發展,水稻全產業鏈循環經濟模式和聯農惠農機制等內容進行了交流。
來源:泰州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