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海陵:“陽光存折”為推動鄉村振興蓄勢賦能
光伏發電和農業種植的碰撞,會產生什么樣的“火花”呢?在泰州市海陵區罡楊鎮純垛村,光伏產業的發展讓村民手中多了一張“陽光存折”,種植戶陸志祥利用光伏板下土地資源,種植了200畝韭菜,形成“一地兩用”的光伏農業循環模式,帶動整體產值提升及農民增收,為推動鄉村振興蓄勢賦能。
走進純垛村光伏韭菜種植基地,極目遠眺,一塊塊光伏板像魚鱗一樣整齊排列,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光伏板下,修剪整齊的韭菜郁郁蔥蔥,構成一幅別樣的圖景,幾名工人正低著頭、彎著身子給韭菜除雜草。得益于光伏板的庇護,這里的韭菜長勢喜人,受到了周邊城市居民的喜愛。然而以前,這里卻是一大片閑置的土地。泰州市澤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陸志祥表示:“這邊光伏板下面的都是荒著的,覺得太可惜了,然后我咨詢了村民,這里租金還是相對便宜一些,只有一般農田的1/3左右,比較適合種植一些不是特別需要光照的作物。” 就這樣,在2019年12月,陸志祥租了50畝地,嘗試著在光伏板下種植韭菜,在經歷無數次試驗和失敗后,終于有了一套自己的種植方法。如今,200畝的韭菜基地逐漸建立起來,種植的韭菜香也越飄越遠。俗話說,“五月六月爛韭菜”,但在高溫月份,這里的韭菜依然長得鮮嫩挺拔、“韭”香撲鼻。陸志祥說:“我們江蘇夏天的溫度還是很高的,經?梢赃_到35度以上,韭菜的最適宜溫度是25度左右,剛好光伏太陽能板能夠起到降低溫度的作用,避免了高溫導致韭菜停止生長和暴曬的現象,在夏季,韭菜每茬能夠達到畝產3000斤以上,比同期其他的大田韭菜產量要高50%以上。”
除了優越的生長環境,所施的化肥也極其講究。據悉,這里的有機肥全部是采取畜禽糞便資源化的循環利用,既減少了有效資源的浪費,又避免了畜禽糞便對環境的污染,用了有機肥的土地,不僅口味好,產量高,而且防病能力強。得益于此,這里的韭菜年產量能達到200多萬斤,同時也帶動當地近50名村民的就業。純垛村村民馮森說:“以前在外面打工,現在在這做工,離家近,工作比以前輕松一些,薪資比以前也高一些。” 光伏板下韭菜香?罩泄夥l電,地上農業種植,這種向空間要效益的模式在純垛村做出了效果,在這里,土地在光伏與農業間有了合理安放,實現一光多用、一地多收。陸志祥說:“目前光伏用地利用率大概有百分之七十,余下30%,我想在今后規劃一下,散養一批土雞,同時創建自己的品牌,提供更多優質綠色的農產品到市場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