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番茄紅了,村民笑了
2023-03-31
瀏覽次數:
大中小
3月的江蘇興化,春風和暢,暖暖的春光下,陳堡鎮蔣莊村一座番茄大棚里,村民姚長桃、韋小年夫婦正在采摘番茄,粉紅色的番茄堆滿了籮筐。“番茄3月初開始上市,價格還不錯,田頭價每斤3.2元左右,比去年略高,每畝純收益能有15000元左右。”姚長桃說。夫婦倆種植番茄已有20多年,今年他們種了5畝地,共4座大棚。 “目前,村里種番茄的共40多戶,面積約400畝,多是中老年人在種植。”蔣莊村黨總支副書記姚長余說。蔣莊村種植番茄已有30多年歷史,起初是露天種植,全靠老天給收成,20年前改用大棚種植。為克服連茬種植的土傳病害,村里探索出一季番茄、一季水稻的“水旱輪作”方法,既發展經濟作物,又不放松糧食生產。村里還成立了紅富堡番茄專業合作社,注冊了“紅富堡”商標。 蔣莊的番茄與其他地方相比,不但個頭大,而且色澤像熟透的水蜜桃一樣呈粉紅色。以往蔣莊一帶的番茄都是呈大紅色的“軟果型”,顏色鮮亮,口感好,但不耐儲藏、運輸。“硬果型”是北方一帶的品種,雖然耐儲運,口感卻不好。經過試驗,蔣莊改種植“精選東圣一號”“金棚一號”等“半硬型”品種,既有了“軟果型”的鮮嫩甜口感,又耐儲運,加之采用“三膜一布”技術(地膜、小棚、大棚、無紡布覆蓋),保溫性能好,光照足,同時施用雞糞等有機肥,不用化肥,種出的番茄顏色呈粉紅色。 一季番茄、一季水稻,照亮了村里的增收路。“5月份番茄結束種水稻。由于種番茄基肥足,長出的水稻產量高、品質又好,畝產可達1300斤。”姚長桃笑著說,去年畝均純收益達1.6萬元,今年估計還會高些。此外,他還在閑暇時做瓦工,一年勞務收入5萬多元。
來源:泰州新聞網 |
